|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拔牙后创口出现白色的物质可能是正常愈合过程中的纤维蛋白渗出物、食物残渣、局部感染或干槽症的表现。
1. 纤维蛋白渗出:拔牙窝内血凝块表面形成的白色膜状物属于正常愈合过程,由纤维蛋白网络构成,无须特殊处理,保持口腔清洁即可。
2. 食物残渣堆积:进食后软质食物可能黏附在创面,表现为白色絮状物,可用生理盐水轻柔漱口清除,避免使用牙签等尖锐物品掏挖。
3. 局部感染征象:伴随红肿疼痛的白色脓性分泌物提示感染,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或免疫力下降有关,需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炎症,必要时口服阿莫西林。
4. 干槽症初期:血凝块脱落后暴露的牙槽骨壁呈灰白色,伴有剧烈放射性疼痛,需及时进行牙槽窝清创并填塞碘仿纱条促进愈合。
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刷牙,48小时后可开始温盐水漱口,选择流质饮食,若出现持续疼痛或异味分泌物应及时复诊。
牙齿白天不疼晚上疼可能由龋齿、牙髓炎、牙周炎、夜间磨牙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牙、根管治疗、牙周治疗、佩戴咬合垫等方式治疗。
1、龋齿:牙齿龋坏导致牙本质暴露,夜间卧位时口腔温度变化刺激牙神经引发疼痛。需及时清除腐质后填充树脂或玻璃离子材料,可使用丁香油酚、樟脑酚、氟化钠甘油等药物辅助消炎。
2、牙髓炎:炎症牙髓在夜间体位改变时压力增大产生跳痛。需开髓引流后进行根管治疗,急性期可配合布洛芬、甲硝唑、阿莫西林等药物控制感染。
3、牙周炎:夜间唾液分泌减少使牙周袋内细菌繁殖加剧疼痛。需进行龈下刮治和牙周翻瓣手术,局部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米诺环素软膏、碘甘油等药物。
4、夜间磨牙:睡眠中异常咬合力导致牙体组织损伤。需定制咬合垫保护牙齿,配合肌肉松弛剂如氯硝西泮、替扎尼定等,同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压力因素。
建议避免睡前摄入刺激性食物,使用含氟牙膏配合软毛牙刷清洁口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早发现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