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儿童鼻炎不苦的中药

|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鼻炎不苦的中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强
王强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鼻炎可以选用口感较温和的中药治疗,常见的有辛夷花、苍耳子、黄芪、白术、甘草等。这些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配伍,既能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又不会让孩子因苦味抗拒服药。儿童鼻炎多与肺脾气虚、外邪侵袭有关,需辨证施治。

一、辛夷花

辛夷花性温味辛,归肺胃经,具有散风寒、通鼻窍的功效,适用于风寒型鼻炎引起的鼻塞、头痛。其花蕾芳香微苦,可配伍蜂蜜调和口感。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其挥发油能抑制组胺释放,减轻鼻腔黏膜水肿。使用时需注意部分儿童可能对花粉过敏。

二、苍耳子

苍耳子味辛微苦,具有祛风除湿、宣通鼻窍作用,对过敏性鼻炎鼻痒喷嚏效果较好。炒制后苦味减轻,常与甘草配伍改善口感。其有效成分苍耳苷可调节免疫功能,但需注意过量可能引起轻微胃肠不适,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控制用量。

三、黄芪

黄芪甘微温,能补肺脾之气,适合反复感冒诱发的鼻炎患儿。其甜味明显,可煎煮后兑入粥汤服用。黄芪多糖能增强呼吸道黏膜免疫力,减少鼻炎复发。但阴虚火旺出现咽干舌红的儿童慎用,家长需观察服药后是否出现燥热反应。

四、白术

白术健脾燥湿,对鼻涕黏稠量多的脾虚型鼻炎有效。麸炒后带有焦香,苦味较淡。其挥发油成分可促进鼻腔纤毛运动,帮助排出分泌物。建议家长将白术与山药、茯苓等同煮,制成药膳更易被儿童接受。便溏患儿需调整配伍比例。

五、甘草

甘草甘平,既能调和诸药减苦,又能抗炎抗过敏,常作为矫味剂加入鼻炎方剂。所含甘草酸苷可抑制鼻腔炎症介质释放。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引起水钠潴留,家长应注意患儿是否有浮肿症状,配合医生定期调整处方。

儿童鼻炎用药期间,家长应保持居室空气湿润,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饮食宜清淡,适当食用百合、银耳等润肺食材。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可辅助缓解症状。若出现持续发热、脓性鼻涕或用药3天未改善,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中药调理需坚持1-2个月疗程,家长应耐心配合医生完成阶段性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症状及治疗吃什么药

小儿病毒性肠炎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可通过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消旋卡多曲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治疗。病毒性肠炎通常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并注意补液和饮食调整。

1、蒙脱石散

蒙脱石散用于缓解病毒性肠炎引起的腹泻症状,能吸附肠道内的病毒和毒素。该药物对胃肠黏膜有保护作用,适用于急性水样腹泻。使用时应与其他药物间隔一段时间,避免影响药效。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排便情况,若腹泻加重或出现血便需立即复诊。

2、口服补液盐散

口服补液盐散可预防和治疗病毒性肠炎导致的脱水,能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儿童呕吐或腹泻时容易脱水,表现为尿量减少、口唇干燥。家长应按说明书比例配制溶液,少量多次喂服。重度脱水患儿需静脉补液,不可仅依赖口服补液。

3、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病毒性肠炎引起的消化功能紊乱。该药物含益生菌,可抑制致病菌繁殖。服用时水温不宜过高,避免杀死活性菌。家长需注意药物需冷藏保存,与其他抗菌药物间隔使用。

4、消旋卡多曲颗粒

消旋卡多曲颗粒通过抑制肠道分泌减少腹泻次数,适用于病毒性肠炎的水样便。该药物可能引起便秘等不良反应,症状缓解后应停药。家长需严格按医嘱剂量服用,不可自行增加药量。服药期间需配合补液治疗预防脱水。

5、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含多种益生菌,能恢复病毒性肠炎后的肠道微生态。该药物可缓解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服用时应避免与抗生素同服,需间隔两小时以上。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过敏反应,如出现应立即停药就医。

病毒性肠炎患儿应进食清淡易消化的米汤、面条等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腹泻。母乳喂养可继续,配方奶喂养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注意餐具消毒和手卫生,防止家庭内交叉感染。恢复期逐渐增加饮食种类,保证营养摄入。若发热超过三天或出现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等症状,需及时复诊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