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狂犬病毒在体外一般存活数分钟至2小时,实际存活时间受到病毒载量、环境温度、紫外线照射、接触表面材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病毒载量高浓度病毒液体的存活时间相对延长,但离开宿主体液后活性迅速下降,接触污染物后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
2、环境温度20℃以下病毒可存活较长时间,56℃加热1小时或100℃加热2分钟即可灭活,夏季阳光直射环境会缩短存活时间。
3、紫外线照射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使病毒快速失活,阴凉潮湿环境有利于病毒存活,对可疑污染区域可用含氯消毒剂处理。
4、接触表面病毒在光滑非孔性表面存活更久,多孔材料会加速病毒灭活,被动物抓咬后无论环境如何都需接种疫苗。
接触可疑污染源后应立即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清洗15分钟,并尽快前往犬伤门诊进行专业评估与免疫接种。
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和密切生活接触传播。
1、血液传播接触被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可能导致感染,如共用注射器、输血或器官移植等医疗操作。
2、母婴传播携带病毒的孕妇可能在分娩过程中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孕期或分娩时的母婴传播是重要途径。
3、性接触传播与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可能造成病毒传播,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可能含有病毒。
4、密切接触传播长期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物品,或皮肤黏膜破损后接触病毒污染物可能造成感染。
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应注意避免高危行为,及时接种疫苗,感染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并遵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