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普通外科

脂肪肝cAP怎样检查

|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脂肪肝cAP怎样检查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脂肪肝cAP通常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结合血液检测来评估。主要检查方式有肝脏超声、瞬时弹性成像、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肝功能检测、血脂检测等。

1、肝脏超声

肝脏超声是筛查脂肪肝的常用方法,通过超声波反射判断肝脏脂肪沉积程度。检查无创且操作简便,可显示肝脏回声增强、远场衰减等典型表现。超声对轻度脂肪变敏感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保证图像清晰度。

2、瞬时弹性成像

瞬时弹性成像可同时测量肝脏硬度和脂肪含量,其cAP参数能定量评估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该技术通过低频剪切波传播速度换算脂肪含量数值,结果以dB/m为单位显示。检查过程类似超声,但需在肋骨间隙选择合适测量位置。肥胖患者可能因皮下脂肪过厚影响检测准确性。

3、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

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是目前最精确的脂肪定量方法,能区分不同严重程度的脂肪肝。通过化学位移成像技术计算质子信号差异,可检测低至5%的肝脂肪含量。检查无须穿刺但费用较高,适合超声结果不明确或需精准评估的情况。检查前需去除身上金属物品。

4、肝功能检测

肝功能血液检测可反映肝细胞损伤情况,常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指标。脂肪肝患者这些酶可能轻度升高,但数值与脂肪变性程度无直接相关性。检测需空腹采血,饮酒和药物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

5、血脂检测

血脂检测包含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等项目,可评估代谢异常对脂肪肝的影响。高甘油三酯血症与脂肪肝进展密切相关,检测结果有助于制定干预方案。建议检测前3天保持日常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影响血脂水平。

确诊脂肪肝后应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避免饮酒和使用可能伤肝的药物,定期复查监测肝脏状态。若出现乏力、右上腹不适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为什么乳房里有绿豆大的疙瘩

乳房内出现绿豆大小的疙瘩可能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乳腺炎或乳腺癌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治疗。

1、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乳腺组织对激素变化的反应,通常表现为乳房胀痛和可触及的结节。结节质地较韧,活动度好,大小可随月经周期变化。乳腺增生可能与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治疗上以生活调理为主,如保持心情舒畅、穿戴合适内衣、减少咖啡因摄入等。若症状明显,可遵医嘱使用乳癖消片、逍遥丸或红金消结胶囊等中成药。

2、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是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多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无痛性肿块,活动度好。肿块质地韧如橡皮,表面光滑。乳腺纤维腺瘤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对于体积较小且生长缓慢的纤维腺瘤,可定期观察;若肿块较大或生长迅速,可考虑手术切除,如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或传统开放手术。

3、乳腺囊肿

乳腺囊肿是乳腺导管扩张形成的液体囊腔,触诊时可扪及光滑、有弹性的圆形肿块,可能伴有轻微压痛。乳腺囊肿可能与激素波动、导管阻塞等因素有关。对于无症状的小囊肿通常无须处理;若囊肿较大或引起不适,可进行细针穿刺抽液或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

4、乳腺炎

乳腺炎多见于哺乳期女性,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可触及边界不清的硬结,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乳腺炎多由细菌感染或乳汁淤积导致。治疗需保持乳汁通畅排出,可配合热敷按摩。若为细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

5、乳腺癌

乳腺癌的肿块通常质地坚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可能伴有皮肤凹陷或乳头溢液等表现。乳腺癌的发生与遗传、激素、环境等多因素相关。确诊需依靠乳腺超声、钼靶或病理活检。治疗方式包括保乳手术、乳房全切术,配合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等综合方案。

发现乳房肿块后应避免过度按压刺激,记录肿块大小、质地变化。每月月经结束后进行乳房自检,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乳腺超声或钼靶筛查。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适量增加全谷物、蔬菜水果。选择透气棉质内衣,避免胸部长期受压。若肿块持续存在、增大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须立即就医进一步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