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宝宝先天性佝偻病怎么办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宝宝先天性佝偻病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许瑞英
许瑞英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宝宝先天性佝偻病可通过维生素D补充、钙剂治疗、日光照射、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母体维生素D缺乏、钙摄入不足、遗传代谢异常、早产低体重等原因引起。

1、维生素D补充:

遵医嘱使用维生素D3滴剂或胶囊,促进钙磷吸收。家长需每日定时定量给药,避免过量导致中毒。

2、钙剂治疗:

搭配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或碳酸钙颗粒,纠正低钙血症。家长需观察宝宝有无便秘等不良反应。

3、日光照射:

每日保证10-15分钟温和日光浴,帮助皮肤合成维生素D。家长需避开强光时段,避免晒伤。

4、定期监测:

每3个月复查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评估治疗效果。家长需记录宝宝骨骼发育情况并及时反馈医生。

哺乳期母亲应加强富含维生素D食物摄入,如鱼类、蛋黄等,定期带宝宝进行儿童保健科随访,监测颅骨软化、肋骨串珠等体征改善情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睡觉总是翻来翻去是怎么回事

宝宝睡觉总是翻来翻去可能与睡眠环境不适、睡前过度兴奋、缺钙、胃肠不适等因素有关。

1、睡眠环境不适

室温过高、衣物过厚或床品材质刺激可能导致宝宝频繁翻身。家长需保持卧室温度在24-26℃,选择纯棉透气寝具,睡前检查宝宝背部是否出汗。

2、睡前过度兴奋

夜间玩耍、强光或噪音刺激会使神经系统处于活跃状态。建议家长建立固定睡前程序,提前1小时调暗灯光,避免激烈游戏,可播放白噪音助眠。

3、缺钙

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表现为夜惊、多汗伴翻身。家长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滴剂,多进行户外活动,必要时检测血钙水平。

4、胃肠不适

积食、肠绞痛或食物过敏可能引发腹部不适。哺乳期母亲应避免进食易致敏食物,奶粉喂养需检查是否耐受,顺时针按摩腹部帮助排气。

若调整后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发热、哭闹拒食等情况,建议及时就诊儿科排查中耳炎、癫痫等疾病因素。日常可记录睡眠日志帮助医生判断。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