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儿童内分泌疾病,常见病因有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良、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下丘脑-垂体病变、碘缺乏等。
1、先天性因素甲状腺发育不全或异位甲状腺可能导致激素分泌不足,表现为生长迟缓、皮肤干燥。需终身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
2、合成障碍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缺陷会影响T3、T4生成,患儿可能出现黄疸延长、嗜睡。需根据具体酶缺陷类型选择治疗方案,可能需补充碘剂或特殊配方奶粉。
3、中枢性病变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常伴随其他垂体激素缺乏。需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治疗需结合生长激素等综合替代方案。
4、获得性因素碘缺乏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可引发获得性甲减,表现为便秘、声音嘶哑。轻度缺碘可通过海带等富碘食物补充,桥本甲状腺炎需监测抗体水平。
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先天性甲减,确诊后需立即开始治疗并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生长发育期要保证充足营养和适当运动。
新生儿手脚脱皮多属于生理性脱皮,少数可能与鱼鳞病、新生儿剥脱性皮炎、先天性掌跖角化症等病理性因素有关。多数情况下不严重,可通过保湿护理缓解。
1. 生理性脱皮:新生儿皮肤角质层薄,出生后接触空气水分蒸发导致脱皮。无须特殊治疗,建议家长每日用温水清洁后涂抹婴儿润肤霜。
2. 环境干燥:秋冬季节或空调房内湿度低易加重脱皮。家长需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过度包裹导致出汗刺激。
3. 鱼鳞病: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表现为皮肤干燥伴鳞屑。需遵医嘱使用尿素软膏、维A酸乳膏、凡士林等药物,同时监测是否伴随眼睑外翻等症状。
4. 感染因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引发新生儿剥脱性皮炎,伴随红斑或水疱。需就医进行抗生素治疗,常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药。
日常避免用力撕扯脱皮部位,选择纯棉衣物减少摩擦。若脱皮面积扩大或合并红肿渗液,应及时就诊儿科或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