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饮食需严格控制,主要调整重点包括优质蛋白摄入、钠钾磷限制、水分控制及热量补充。
1、优质蛋白选择鸡蛋清、鱼肉等生物价高的动物蛋白,每日摄入量需根据肾小球滤过率调整,配合复方α-酮酸制剂减少氮质血症。
2、限钠控钾每日食盐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品;血钾偏高者需焯水去钾后食用蔬菜,禁用低钠盐等钾替代品。
3、磷管理限制奶制品、内脏等高磷食物,必要时服用碳酸钙等磷结合剂,定期监测血磷水平。
4、热量保障通过麦淀粉、植物油等补充足够热量,避免蛋白质分解供能,消瘦患者可添加肾病专用营养粉。
建议采用蒸煮炖等低盐烹饪方式,定期监测体重及电解质,营养师指导下个性化调整食谱。
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主要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肾小球滤过率,分为5期:肾小球高滤过期、间歇性微量白蛋白尿期、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期、大量蛋白尿期、肾功能衰竭期。
1、高滤过期肾小球滤过率增高超过正常值,尿白蛋白排泄率正常,肾脏体积增大,此期病理改变为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生。
2、间歇蛋白尿期尿白蛋白排泄率间歇性轻度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仍高于正常,血压可能开始升高,此期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硬化早期。
3、持续蛋白尿期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续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开始下降,血压明显升高,此期病理改变为弥漫性肾小球硬化。
4、大量蛋白尿期尿白蛋白排泄率显著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快速下降,出现明显水肿和低蛋白血症,此期病理改变为结节性肾小球硬化。
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控制血糖血压可延缓病情进展,建议每3-6个月进行肾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