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大便后肛门下坠疼痛可能由肛裂、痔疮、肛周脓肿、直肠脱垂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用药、温水坐浴、调整饮食等方式缓解。
1、肛裂排便时干硬粪便摩擦导致肛管皮肤撕裂,表现为便后刀割样疼痛伴出血。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软膏、利多卡因乳膏、地奥司明片等药物促进愈合。
2、痔疮久坐或便秘导致肛垫静脉丛曲张,内痔脱出时可引发坠胀感。建议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化痔栓、草木犀流浸液片等药物消肿止痛。
3、肛周脓肿肛腺感染形成脓腔,伴随红肿热痛和发热。需及时就医行切开引流术,配合头孢克肟、甲硝唑、布洛芬等药物抗感染治疗。
4、直肠脱垂直肠黏膜层或全层脱出肛门外,常见于老年体弱者。轻度可通过提肛锻炼改善,重度需手术治疗如直肠悬吊固定术。
日常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蹲用力排便,便后清洁肛门并用温水坐浴10分钟,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至肛肠科就诊。
吡嘧司特钾滴眼液不是激素,属于抗过敏药物,主要用于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
1、药物成分吡嘧司特钾滴眼液的主要成分为吡嘧司特钾,是一种肥大细胞稳定剂,通过抑制组胺释放发挥作用。
2、作用机制该药物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过敏介质释放,从而缓解眼部过敏症状,与激素的作用机制不同。
3、适应症适用于过敏性结膜炎引起的眼痒、充血等症状,对细菌性或病毒性结膜炎无效。
4、注意事项使用前应清洁双手,避免瓶口接触眼睛,佩戴隐形眼镜者需先取出镜片,用药后可能出现短暂刺激感。
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长期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增减用药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