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什么是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白晓燕
白晓燕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是一种由病原体常见是志贺氏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会导致严重腹泻、高烧及脱水等症状,情况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其病因包括食物或饮水污染、接触被感染的人或物品等。治疗需要及时控制感染、对症处理,严重患者需住院治疗。
1、病因分析: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因是感染志贺氏菌或其他细菌毒素。这些致病菌多存在于被污染的水、食物或不洁的食器上。感染的具体途径可能包括:
环境因素:摄入被污染的水源或未充分加热的食物。夏季是患者多发期,因为高温易导致细菌快速繁殖。
生理因素:抵抗力较低的婴幼儿、老年人以及原本患有慢性病者更容易感染。
传播途径:与病患直接接触、使用公共物品或卫生条件差的地方,可能通过手口传播。
预防可通过改善饮食卫生、勤洗手以及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2、症状与危害:
患者的典型表现包括急性腹痛、频繁水样便,便中常带有粘液或血液,同时伴随高烧体温可达39℃-40℃、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败血症或中毒性脑病,极端情况可能危及生命。
3、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① 使用抗菌药物如左氧氟沙星、氯霉素有效抑制细菌感染,但需遵医嘱用药;
② 补充电解质,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③ 对高热和腹痛症状,可能需联合使用退烧剂或解痉药物进行缓解。
饮食疗法:恢复治疗期间采用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避免甜食和油腻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监控病情:出现脱水、持续高烧或精神萎靡时应立即送医治疗。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危害较大,应引起高度重视。改善饮食和水源卫生、提高免疫力,加强居家和环境消毒能帮助预防感染,如症状严重,需马上就医以避免并发症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药物过敏出红疹怎么治疗

宝宝药物过敏出红疹可通过抗组胺药物、局部护理、避免过敏原等方式治疗。药物过敏通常由药物成分、个体免疫反应、药物剂量等因素引起。 1、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5mg/次,每日一次、西替利嗪滴剂0.25mg/kg,每日一次、苯海拉明糖浆1mg/kg,每日三次可缓解过敏症状。这些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红疹和瘙痒。 2、局部护理:局部使用温和的保湿霜如凡士林、炉甘石洗剂、氢化可的松软膏1%浓度,每日两次可舒缓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有助于红疹消退。 3、避免过敏原:立即停用引起过敏的药物,记录药物名称和成分,避免再次接触。咨询医生更换替代药物,减少过敏风险。 4、观察症状:密切观察宝宝的症状变化,如红疹是否扩散、是否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若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使用肾上腺素或皮质类固醇进行紧急治疗。 5、就医咨询:若红疹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过敏程度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进行皮肤测试或血液检查,明确过敏原。 饮食上应避免易过敏食物如海鲜、坚果、鸡蛋等,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草莓,增强免疫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但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季节外出。定期复查,监测过敏症状的变化,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