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肩周炎针灸扎哪些穴位

| 1人回答 | 31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肩周炎针灸扎哪些穴位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竺平
竺平 江苏省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肩周炎可以通过针灸刺激特定穴位来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常用的穴位包括肩髃穴、肩贞穴和曲池穴,配合局部理疗对恢复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1、肩髃穴
肩髃穴是肩关节痛的关键治疗穴位,位于肩部与肱骨大结节交接处。针刺此穴能够刺激局部经络气血运行,缓解肩关节的僵硬和疼痛症状。实际操作中,医生会选择适度刺激强弱,以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调整。
2、肩贞穴
肩贞穴位于肩甲后缘与下缘的交接处,是另一常用的重要穴位。在肩周炎引起肩后部疼痛僵硬时,针刺肩贞穴可以促进局部软组织松弛,改善肩关节的活动能力。同时配合中医推拿效果更佳。
3、曲池穴
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重要穴位,位于肘关节外侧屈肘时的沟中。刺激曲池穴能够促进肩部神经与血液循环,缓解炎症以及肩部放射性疼痛。针灸时通常需要手配合特定动作以加强疗效,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力度。
针灸治疗肩周炎需要就医由专业针灸师操作,不建议自行尝试。除针灸外,可联合热敷、理疗等恢复治疗。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避免耽误病情。温馨提醒,治疗中应保持肩部适度活动,配合适量康复练习能帮助加快恢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老年性桡尺骨远端骨折复位后的注意事项

老年性桡尺骨远端骨折复位后,最重要的是做好固定、促进恢复、预防并发症。这包括合理的复位后护理、饮食调整、功能锻炼以及定期复查,避免因不当行为影响康复进程。 1、术后固定及护理 在复位后,医生通常会使用石膏、夹板或内固定装置进行固定。老年人骨质较为脆弱,固定期间需特别注意防止二次损伤,可在固定部位加软垫避免摩擦。保持手臂抬高有助于减轻局部肿胀,同时注意监测末梢血液循环的状态,如皮肤颜色、温度是否正常以及手指是否灵活。若出现异常,应立即就诊。 2、饮食搭配促进骨质恢复 老年人在骨折后需特别补充钙、维生素D以及蛋白质,促进骨质生长和修复。例如,日常可以多吃奶制品、豆制品、坚果、深绿色蔬菜等,还可适当摄入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鱼皮、猪蹄等。每日可在适当光照下补充维生素D,必要时遵医嘱额外补充钙剂或维生素D补充剂。 3、康复锻炼与日常活动指导 手术或复位固定后,康复锻炼是非常重要的。早期,一般建议对未受伤的关节进行轻微活动以避免关节僵硬;等医生允许后,逐步开展桡尺骨和手腕的功能锻炼。在此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实施,以避免不恰当的动作导致继发性骨折或关节功能异常。 4、预防并发症及定期复查 老年人骨折后容易出现血栓形成、感染、消化道不适等并发症。要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比如避免久坐不起,适量活动下肢以减低血栓的风险;保持固定部位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与此同时,定期复查骨骼愈合情况,必要时调整康复计划。 确保桡尺骨远端骨折的良好恢复,需要患者和家属共同努力。关注饮食、固定、活动和定期复查,能够有效促进骨骼愈合,提高生活质量。如遇到任何不适或异常,务必及时咨询医生以获取专业帮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