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产后发烧不退可能与产褥感染、乳腺炎、泌尿系统感染、血栓性静脉炎等因素有关。产后发热持续不退需警惕感染性并发症,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产褥感染分娩后生殖道细菌感染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炎,表现为发热伴恶露异味。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甲硝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
2、乳腺炎乳汁淤积合并细菌感染引发乳房红肿热痛,可能伴随寒战高热。建议排空乳汁并配合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头孢呋辛、红霉素等。
3、泌尿系统感染导尿或分娩损伤导致尿道细菌上行感染,出现尿频尿痛及发热。需进行尿培养后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磷霉素、呋喃妥因等。
4、血栓性静脉炎产后血液高凝状态可能导致盆腔或下肢静脉血栓,表现为反复发热伴局部疼痛。需抗凝治疗并抬高患肢,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利伐沙班等。
产后发热期间应多饮水、保持会阴清洁,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服用退热药物掩盖病情。
产后出血可能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按摩子宫、药物治疗、手术止血、输血等方式处理。
1、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是最常见原因,可能与产程过长、多胎妊娠等因素有关,表现为持续性阴道流血。可通过按摩子宫促进收缩,使用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等药物。
2、胎盘因素胎盘残留、植入或粘连可能导致出血,常伴随胎盘娩出不完整。需行清宫术清除残留组织,严重时需子宫动脉栓塞或子宫切除术。
3、软产道损伤分娩过程中会阴、宫颈等部位撕裂伤可引起活跃性出血。需立即缝合修补伤口,局部使用止血纱布,必要时输血。
4、凝血功能障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等可能导致凝血异常,表现为广泛渗血。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同时治疗原发病。
产后出血属于产科急症,一旦发生需立即就医处理,产后注意观察出血量及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用药并加强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