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肾小球滤过率偏低及肌酐偏高通常提示肾功能异常,可能与慢性肾病、急性肾损伤、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药物性肾损害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完善尿常规、肾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干预。
1、慢性肾病
长期高血压或糖尿病控制不佳可能导致肾小球硬化,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肌酐逐渐升高。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下肢水肿等症状。确诊需结合肾穿刺活检,治疗需控制原发病,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延缓进展,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
2、急性肾损伤
严重感染、脱水或肾毒性药物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短期内显著降低,血肌酐快速上升。常伴随少尿、恶心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停用肾毒性药物,静脉补液纠正脱水,监测电解质平衡,重症患者需临时透析治疗。
3、高血压肾病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损伤肾小球毛细血管,导致滤过率下降伴肌酐升高。患者多有头痛、视物模糊等表现。治疗需严格控压,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等降压药,限制每日盐分摄入不超过5克。
4、糖尿病肾病
持续高血糖会破坏肾小球滤过膜,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后期出现肌酐升高。患者可能合并视网膜病变。需强化血糖管理,使用达格列净片、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等保护肾脏药物,定期监测尿蛋白肌酐比值。
5、药物性肾损害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直接损伤肾小管,引起滤过率下降。常见于老年合并用药患者。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静脉输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肾功能异常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和尿量,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高钾高磷食物如香蕉、动物内脏。适量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肾脏负担。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出现水肿加重或尿量骤减需立即就诊。注意所有药物使用均需经肾内科医生评估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