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开胸手术后肺不张可通过深呼吸训练、体位引流、叩击排痰、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镜吸痰等方式改善。肺不张通常由术后疼痛抑制呼吸、痰液阻塞气道、胸腔积液压迫、麻醉药物残留、肺部感染等原因引起。
1、深呼吸训练
术后早期进行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有助于肺泡复张。患者取半卧位,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缩唇缓慢吐气,重复进行可增加肺活量。该方法适用于因疼痛导致浅表呼吸的情况,需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每日练习多次。
2、体位引流
通过改变体位利用重力促进分泌物排出。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头低足高位或侧卧位,每次保持15-20分钟。该方法对痰液黏稠引起的肺不张效果显著,操作时需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长时间压迫手术切口。
3、叩击排痰
医护人员用手掌呈杯状沿支气管走向叩击背部,配合振动促进痰液松动。叩击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避开手术伤口和脊柱区域。该方法可与体位引流联合使用,对老年患者或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者尤为重要。
4、雾化吸入治疗
使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或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等药物稀释痰液。雾化颗粒可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降低分泌物黏稠度。该方法适用于痰液阻塞导致的肺不张,需注意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
5、支气管镜吸痰
对于顽固性肺不张,可在支气管镜下清除黏液栓或血凝块。操作时需严格无菌技术,术后密切观察有无气胸或出血。该方法多用于其他措施无效时,需配合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术后应保持环境湿度在50%-60%,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以稀释痰液。早期下床活动可增强膈肌运动,家属需协助记录痰液性状和量。若出现发热、气促加重或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0%,须立即通知医疗团队处理。恢复期可进行吹气球训练增强肺功能,避免接触烟雾等呼吸道刺激物。
打完九价疫苗后出现感冒发烧症状通常是疫苗常见不良反应,可能与免疫反应激活有关。若体温未超过38.5℃且无其他严重症状,一般无须特殊处理;若持续高热或伴随头痛、乏力等症状,需警惕继发感染可能。
接种九价疫苗后出现的低热、鼻塞等类似感冒症状,多发生于接种后1-3天内,主要由疫苗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引起。此时可多饮水、保持休息,体温在38℃以下时优先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减少衣物等。观察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粥类、蔬菜为主,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缓解症状。
当体温超过38.5℃持续24小时以上,或出现咽痛加剧、咳脓痰等细菌感染征象时,需考虑合并呼吸道感染。此时应及时就医排查链球菌性咽炎、流感等疾病,避免自行服用退烧药掩盖病情。血常规检查可帮助鉴别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细菌性感染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则需配合奥司他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
接种疫苗后应注意监测体温变化,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若发热伴随接种部位红肿热痛、皮疹或关节肿痛等超敏反应,需立即就医。日常需保证充足睡眠,接种后一周内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酒精,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以降低交叉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