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妊娠期糖尿病可通过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主要方法有孕24-28周空腹血糖检测、服糖后1小时血糖检测、服糖后2小时血糖检测。
1、空腹血糖检测
孕24-28周时空腹8小时以上抽取静脉血检测血糖值。空腹血糖值超过5.1毫摩尔每升可能提示糖代谢异常,需结合后续糖耐量试验结果综合判断。检测前3天需保持正常饮食,避免刻意节食影响结果准确性。若初次筛查异常,可能需重复检测或直接进行糖耐量试验。
2、服糖后1小时血糖检测
空腹采血后口服含75克葡萄糖的液体,1小时后再次采血。此时血糖值超过10.0毫摩尔每升属于异常。该时段血糖反映胰岛素早期分泌功能,数值异常提示胰岛β细胞代偿能力不足。检测期间需静坐避免活动干扰,出现恶心呕吐需记录并告知医生。
3、服糖后2小时血糖检测
服糖后2小时血糖超过8.5毫摩尔每升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该时段数值反映机体对葡萄糖的处置能力,异常说明存在胰岛素抵抗。部分孕妇可能出现心悸出汗等低血糖反应,检测现场应配备急救措施。三项结果中有任一项超标即确诊,但需排除检测前高糖饮食等干扰因素。
4、高危人群提前筛查
对于肥胖、高龄、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孕妇,建议首次产检即进行筛查。若早期筛查正常,仍需在孕24-28周重复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需增加检测频次。既往有妊娠期糖尿病史者,本次妊娠应尽早进行50克葡萄糖激发试验。
5、筛查后管理
确诊后需进行营养科会诊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血糖控制不佳者可能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等。同时需加强胎儿生长发育监测,预防巨大儿等并发症。
确诊妊娠期糖尿病后应建立血糖监测记录本,每日测量空腹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主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糙米、燕麦,分5-6餐进食避免血糖波动。适当进行散步、孕妇瑜伽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了解血糖控制情况,产后6-12周需复查糖耐量试验评估转归。
大便次数增多伴随出血可能由痔疮、肛裂、肠炎、结直肠息肉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局部护理、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1、痔疮长期便秘或久坐导致肛周静脉曲张,表现为便后滴鲜血或厕纸带血。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温水坐浴缓解肿胀,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栓、地奥司明片等药物。
2、肛裂干硬粪便划伤肛管皮肤形成裂口,排便时剧痛伴少量鲜红血迹。需保持大便软化,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医生可能推荐硝酸甘油软膏、利多卡因凝胶、乳果糖口服溶液。
3、肠炎细菌感染或免疫异常引发肠道炎症,常见黏液血便伴腹痛腹泻。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可选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美沙拉嗪肠溶片、蒙脱石散等药物,同时补充电解质。
4、结直肠息肉肠道赘生物摩擦出血多为暗红色血便,可能与遗传或慢性刺激有关。确诊需肠镜检查,较小息肉可电切摘除,较大息肉需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外科手术。
出现血便应记录出血颜色和频率,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时进行粪便隐血试验或结肠镜检查明确病因。持续出血或伴随体重下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