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小儿风寒感冒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感冒颗粒、正柴胡饮颗粒等药物,家长需注意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混用药物。
1、药物选择风寒感冒患儿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成药,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含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发热头痛;小儿感冒颗粒含广藿香等成分,适合鼻塞流清涕症状。
2、剂量控制家长需严格按体重年龄换算剂量,不同剂型如颗粒剂需整包冲服,3岁以下幼儿建议选用滴剂或口服液体制剂,避免药量计算错误。
3、用药禁忌含麻黄碱类成分的感冒药可能引起心悸,癫痫患儿禁用含金刚烷胺药物,家长需仔细阅读说明书中的禁忌症与药物相互作用提示。
4、护理配合服药期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体温超过38.5℃时需配合物理降温,观察是否出现皮疹或嗜睡等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若用药3天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呼吸急促需及时复诊。
支气管扩张可能由感染反复发作、气道阻塞、遗传因素、免疫缺陷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支气管扩张剂、物理排痰、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
1、感染反复发作儿童期百日咳或麻疹等严重感染可能导致支气管壁损伤。建议家长及时接种疫苗,急性期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2、气道阻塞肿瘤或异物长期压迫支气管会引发结构性改变。需通过支气管镜解除阻塞,伴咳嗽脓痰时可使用氨溴索口服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等祛痰药物。
3、遗传因素囊性纤维化等遗传病易导致黏液清除障碍。早期进行基因筛查,出现咯血症状时需用垂体后叶素、氨甲环酸、维生素K1等止血药物。
4、免疫缺陷艾滋病或长期免疫抑制剂使用会继发支气管感染。需定期检测CD4细胞计数,合并真菌感染时可选用伏立康唑、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
患者应避免吸烟及接触粉尘,每日进行体位引流,急性加重期需立即就医评估是否需氧疗或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