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慢性心房颤动怎么治

|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问题描述:
慢性心房颤动怎么治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朱欣佚
朱欣佚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副主任医师
慢性心房颤动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控制心率、恢复窦性心律、预防血栓等。
1、药物治疗是慢性心房颤动的常用手段。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有助于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可控制心率,减轻症状。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利伐沙班用于预防血栓形成,降低中风风险。
2、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导管消融术通过射频能量或冷冻技术破坏异常电信号,恢复心脏正常节律。外科迷宫手术通过手术切割和缝合形成疤痕组织,阻断异常电传导。左心耳封堵术通过封堵左心耳,减少血栓形成风险。
3、生活方式调整对慢性心房颤动的管理至关重要。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因摄入有助于降低心房颤动发作频率。规律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可改善心血管健康,但应避免过度剧烈运动。饮食上应减少高盐、高脂食物,增加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坚果。
慢性心房颤动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方案,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定期监测病情、坚持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是管理慢性心房颤动的关键。通过综合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状,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心脏卵圆孔未闭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心脏卵圆孔未闭是胎儿期心脏发育的正常现象,通常在出生后会逐渐闭合。新生儿心脏卵圆孔未闭可能由遗传因素、早产、胎儿期心脏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观察、定期检查、药物治疗等方式处理。 1、遗传因素:部分新生儿心脏卵圆孔未闭与家族遗传有关,父母或近亲中存在类似病史可能增加风险。这种情况下,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监测卵圆孔的闭合情况。若卵圆孔未闭合且伴随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干预。 2、早产:早产儿的心脏发育可能未完全成熟,导致卵圆孔未闭合。早产儿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接受密切监测,医生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早产儿的卵圆孔未闭通常会在出生后数月内自然闭合。 3、胎儿期心脏发育异常:胎儿期心脏发育异常可能导致卵圆孔未闭合。这种情况下,医生会根据心脏超声检查结果评估是否需要干预。若卵圆孔未闭合且伴随心脏杂音、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需使用药物如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剂量根据体重调整或进行手术修复。 4、观察与监测:大多数新生儿心脏卵圆孔未闭是无症状的,医生会建议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卵圆孔的闭合情况。若卵圆孔在1岁后仍未闭合,但无其他症状,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只需继续观察。 5、药物治疗与手术干预:若卵圆孔未闭合且伴随心脏杂音、呼吸困难等症状,医生可能会使用药物如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剂量根据体重调整或进行手术修复。手术方式包括经导管封堵术和开胸手术,具体选择需根据患儿情况决定。 新生儿心脏卵圆孔未闭的护理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感染。饮食上,母乳喂养是最佳选择,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轻柔的肢体活动,如抚触和被动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心脏健康。定期复查心脏超声,监测卵圆孔的闭合情况,是确保新生儿健康的重要措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