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结核性腹膜炎渗出腹水是什么原因

| 1人回答 | 22次阅读

问题描述:
结核性腹膜炎渗出腹水是什么原因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马烈
马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主任医师

结核性腹膜炎渗出腹水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腹膜引起,可能继发于肺结核、肠结核等病灶扩散,或淋巴血行播散导致腹膜炎症反应增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形成渗出液积聚。渗出液多为草黄色,含高浓度蛋白质和淋巴细胞。

1、结核感染直接侵袭

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行或淋巴途径播散至腹膜,引发局部免疫反应。腹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大量纤维蛋白原和炎性细胞渗出,形成富含蛋白质的腹水。患者常伴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需联合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进行抗结核治疗。

2、肠结核病灶蔓延

肠壁结核溃疡穿透浆膜层时,细菌可直接污染腹腔。肠道淋巴回流受阻导致组织液渗出增多,腹水可呈浑浊或乳糜状。多伴随腹痛、腹泻等肠结核表现,需通过腹部CT评估肠壁增厚情况,治疗需加用乙胺丁醇片辅助抗结核。

3、腹膜淋巴管阻塞

结核性淋巴结炎压迫腹腔淋巴管时,淋巴液渗入腹腔形成乳糜样腹水。患者可能出现腹部包块及压痛,超声可见腹膜增厚伴淋巴结钙化。除标准抗结核方案外,可短期使用泼尼松片减轻淋巴管炎症。

4、低蛋白血症加重渗出

结核感染消耗机体营养,肝脏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促使腹水生成。患者多存在消瘦、下肢水肿,需补充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并增加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类。

5、继发性细菌感染

结核性腹水合并细菌感染时,渗出液可变为脓性,伴剧烈腹痛和发热。腹水培养可见混合菌群,需联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覆盖常见致病菌,同时维持抗结核治疗。

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每日监测腹围变化。饮食需提供充足热量和优质蛋白,限制钠盐摄入以减轻水钠潴留。所有抗结核药物均需足疗程规范使用,定期复查肝功能。若腹水增长过快或出现呼吸困难,需及时行腹腔穿刺引流缓解症状。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怎样判断排出的是否为宿便

宿便并非医学概念,排便频率和性状因人而异,可通过观察排便规律性、粪便性状、伴随症状及饮食关联性综合判断。

1、排便规律

健康人群排便频率从每日3次至每周3次均属正常范围,若突然出现超过3天的排便间隔改变需关注。

2、粪便性状

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中3-4型(香肠状或蛇形软便)为理想状态,干硬球状或松散水样便提示异常。

3、伴随症状

腹胀腹痛等症状持续超过排便后30分钟,或出现便血、体重下降等警报症状需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

4、饮食关联

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或水分缺乏可导致粪便干硬,乳制品过量可能引起暂时性排便习惯改变。

保持每日1500-2000ml饮水量,适量增加全谷物和蔬菜水果摄入,建立固定排便反射有助于维持正常肠道功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