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 重症肌无力

肌肉萎缩和重症肌无力的区别是什么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肌肉萎缩和重症肌无力的区别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奇英
刘奇英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肌肉萎缩和重症肌无力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二者的病理改变并不相同。肌肉萎缩主要是考虑肌肉营养方面出现障碍导致,包括肌肉的支配神经出现了异常,导致神经营养障碍。肌肉本身产生了损伤破坏或者由于废用性原因导致肌肉的营养代谢出现异常,产生肌肉的纤维萎缩,体积减小、力量下降等症状。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出现了问题,也就是神经对肌肉控制和传导下降,从而产生肌肉的无力症状,肌肉本身可能并没有明显的异常改变。其次,二者的症状表现并不相同。肌肉萎缩一般是见于相应的局部肌肉,出现纤维的变性体积变小,比如出现肢体的肌肉萎缩。而重症肌无力常常是表现为全身的肌肉无力,包括头面部的肌肉、呼吸肌以及四肢的肌肉力量。再次,在治疗方面不同。肌肉萎缩主要是根据病因来进行相应的治疗,预后一般还是比较良好。而重症肌无力主要是来促进神经和肌肉的传导来缓解症状。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重症肌无力靶向治疗能管多久

重症肌无力靶向治疗的疗效持续时间通常为3-6个月,具体时间与个体病情、药物选择及治疗反应有关。

靶向治疗通过特异性抑制免疫异常反应延缓疾病进展,多数患者用药后症状可明显改善。常用药物如利妥昔单抗注射液通过清除B细胞减少自身免疫攻击,部分患者单次治疗后可维持4-8周效果;而FcRn拮抗剂如艾加莫德α注射液通过阻断致病抗体降解,通常需每1-2周给药以维持血药浓度。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抗体滴度和肌力变化,约60%患者需在3个月后调整给药方案。对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患者,联合免疫抑制剂可延长疗效至6-9个月。临床观察显示,早期介入靶向治疗的患者持续缓解时间比晚期患者延长30%-50%。

建议患者在靶向治疗期间保持规律复诊,配合医生进行肌电图和抗体水平监测。日常注意避免高脂饮食影响药物吸收,适当进行低强度康复训练维持肌肉功能,避免感染等诱发因素。若出现眼睑下垂加重或咀嚼无力等变化,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