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0次阅读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皮肤斑丘疹,可通过疫苗接种、对症支持治疗、并发症管理和隔离护理等方式干预。
1. 典型症状初期表现为持续高热、流涕、咳嗽等感冒样症状,发病2-3天后口腔颊黏膜出现灰白色小点(科氏斑),继而出现红色斑丘疹,从耳后开始蔓延至全身。
2. 并发症预警家长需警惕中耳炎、肺炎等常见并发症,若出现呼吸急促、耳痛或嗜睡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严重者可并发脑炎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
3. 对症治疗发热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咳嗽可用氨溴索口服溶液,皮肤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注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
4. 隔离护理家长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用温水清洁患儿皮肤,提供流质饮食并补充维生素A,隔离期应持续至出疹后5天,接触者需排查疫苗接种史。
患儿应卧床休息至体温正常,皮疹消退前避免上学,密切接触的易感儿童需在72小时内接种麻疹疫苗或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暴露后预防。
晚上睡觉时膝盖酸可能由生理性劳损、缺钙、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睡姿、补钙、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
1. 生理性劳损:长时间站立或运动可能导致膝关节周围肌肉疲劳,表现为夜间酸胀感。建议热敷膝盖并减少白天负重活动。
2. 缺钙:钙质不足易引发肌肉痉挛和关节不适,夜间症状更明显。可增加牛奶、豆腐等富钙食物,必要时遵医嘱服用碳酸钙D3片。
3. 骨关节炎:可能与关节退变、肥胖等因素有关,常伴晨僵和活动受限。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药物。
4. 类风湿关节炎:多与自身免疫异常相关,表现为对称性关节酸痛。需就医检查,常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抗风湿药物。
夜间膝盖持续酸痛超过两周或伴肿胀发热时,应及时到骨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日常注意膝关节保暖并避免过度爬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