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3次阅读
外耳道炎的症状主要有耳痛、耳痒、耳道分泌物增多、听力下降、耳闷胀感等。外耳道炎通常由细菌或真菌感染、耳道皮肤损伤、过敏反应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耳痛
外耳道炎患者常出现耳痛,疼痛程度从轻微不适到剧烈刺痛不等,可能随咀嚼或牵拉耳廓加重。疼痛多由炎症刺激耳道皮肤神经末梢导致,若合并化脓性感染,疼痛可能放射至同侧头部。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2、耳痒
真菌性外耳道炎以顽固性耳痒为主要表现,常伴鳞屑状分泌物。瘙痒由真菌代谢产物刺激皮肤引起,搔抓可能加重皮肤损伤。需避免自行掏耳,可遵医嘱使用克霉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3、耳道分泌物
急性细菌感染时可见黄色脓性分泌物,真菌感染多为白色或灰褐色絮状物。分泌物阻塞耳道可能引发耳鸣,需由医生用吸引器清理。反复流脓可能提示合并中耳炎,需配合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分泌物排出。
4、听力下降
炎症肿胀或分泌物堵塞可导致传导性听力减退,表现为耳闷、听声音遥远。这种情况多为一过性,炎症消退后听力通常恢复。避免游泳或耳道进水,严重者可短期口服泼尼松片减轻水肿。
5、耳闷胀感
耳道皮肤充血肿胀会产生堵塞感,可能伴低频耳鸣。过敏体质者症状更明显,需排查洗发水等接触性过敏原。可短期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喷剂缓解黏膜水肿,但须严格遵循疗程。
保持耳道干燥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洗澡时可用防水耳塞,避免使用棉签过度清洁。急性期减少辛辣刺激饮食,瘙痒明显者可冷敷耳周。若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需及时复查排除恶性外耳道炎。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感染扩散,监测血糖水平有助于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