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压怎么办

|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压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毕叶
毕叶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压可通过调整饮食、监测血糖、药物评估和体位管理等方式干预,通常由降糖药物过量、自主神经病变、脱水或心脏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增加钠盐和水分摄入有助于提升血容量,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避免空腹或餐后剧烈活动。合并高血压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钠摄入量。

2、监测血糖

频繁低血糖可能诱发低血压,需每日监测血糖波动。家长需为孩子建立规律检测记录,发现血糖低于3.9mmol/L时及时补充15克碳水化合物。

3、药物评估

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过量是常见诱因,可能与用药时间错误或肾功能下降有关。医生可能调整为格列美脲、西格列汀或二甲双胍等低风险降糖方案。

4、体位管理

自主神经病变导致体位性低血压时,起床需遵循"三个30秒"原则。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米多君或氟氢可的松等升压药物。

建议糖尿病患者穿着弹力袜改善静脉回流,避免长时间站立,定期筛查心脏和肾功能,出现头晕或视物模糊应立即平卧并测量血压。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晚睡觉出汗是什么原因

夜间睡觉出汗可能由环境温度过高、被褥过厚、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核病等原因引起。

1. 环境因素:

卧室通风不良或穿着过多会导致生理性出汗,建议保持室温适宜并选择透气寝具。

2. 内分泌失调:

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引起代谢亢进伴多汗,表现为心率增快、体重下降,需检查甲状腺功能并遵医嘱使用甲巯咪唑等药物。

3. 感染性疾病:

结核病典型症状包括夜间盗汗和低热,可能伴随咳嗽消瘦,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并规范使用异烟肼等抗结核药物。

4. 自主神经紊乱:

更年期或焦虑症患者易出现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可表现为潮热多汗,建议通过谷维素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持续夜间出汗建议记录发作频率并监测体温,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及时进行血常规和激素水平检测明确病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