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痛风性肾病早期症状主要包括夜尿增多、尿液泡沫增多、轻度蛋白尿、腰酸乏力等表现。症状发展按早期表现→进展期→终末期排列,需警惕肾功能损害。
1、夜尿增多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导致夜间排尿次数超过2次,尿量超过白天总量的三分之一。建议监测24小时尿量,限制睡前饮水量。
2、泡沫尿尿液中蛋白含量升高形成细小持久泡沫,提示肾小球滤过膜损伤。需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控制每日蛋白摄入量。
3、轻度蛋白尿尿常规检查显示尿蛋白+-至+,可能伴随眼睑浮肿。与尿酸结晶沉积引发肾小球炎症有关,需使用苯溴马隆等降尿酸药物。
4、腰酸乏力肾脏代谢废物蓄积导致非特异性症状,活动后加重。需排查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避免高嘌呤饮食及剧烈运动。
痛风患者应定期检测血尿酸和肾功能,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优先选择低脂乳制品和新鲜蔬菜作为蛋白质来源。
痛风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痛风通常由高尿酸血症、嘌呤代谢异常、肾功能异常、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红肉等,增加低脂乳制品、蔬菜水果摄入,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尿酸排泄。
2、药物治疗急性期可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缓解疼痛;慢性期常用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降尿酸药物。
3、物理治疗急性发作时可对患处进行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缓解期可尝试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4、手术治疗对于反复发作形成痛风石并导致关节畸形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关节镜清理术或痛风石切除术等手术治疗。
痛风患者需长期控制血尿酸水平,避免饮酒和高糖饮料,保持适度运动,定期监测肾功能和尿酸值,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