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

糖尿病一年多了想用生酮疗法

|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糖尿病一年多了想用生酮疗法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林燕
林燕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患者在考虑生酮疗法时,一定要权衡利弊。生酮饮食 是一种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和适量蛋白质的饮食方式,旨在将身体的代谢模式从燃烧碳水化合物转向燃烧脂肪。这种饮食方式对于血糖控制具有一定的潜力,但并非每位糖尿病患者都适合,特别是那些使用胰岛素治疗或有低血糖风险的人群。
如果想尝试生酮饮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和实践:
1. 了解适用人群
生酮饮食主要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因为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而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以降低血糖波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但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已经严重依赖胰岛素的人群,贸然采用生酮饮食可能引发酮症酸中毒,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实施前一定要向专业医生咨询,确认自身的身体状况和适用性。
2. 合理规划生酮饮食方案
生酮饮食强调低碳水、高脂肪、适量蛋白质的搭配。一般来说,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应控制在每日总能量的5%-10%左右,脂肪占到70%-80%,蛋白质约为20%。
与此同时,保证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非常重要。可以多吃含纤维丰富的低碳水蔬菜,帮助维持肠道健康。
3. 监测血糖和酮体水平
生酮饮食可能会引起血糖和酮体水平的剧烈变化,因此定期检测血糖非常关键。
初期实施生酮饮食时,有些人会出现“生酮流感”的症状,包括头晕、疲倦、恶心等,这是身体适应燃烧脂肪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通常几天后会自行缓解。
4. 寻求专业支持
生酮饮食并不是简单地“少吃主食,多吃脂肪”这么简单,涉及到营养平衡、代谢调节和个体差异。在开始之前,最好寻求内分泌科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定制个性化的饮食方案,确保安全执行。
5. 逐步过渡,避免极端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逐步调整饮食结构是更安全的做法,而非立即全面切换到极低碳水饮食。可以逐步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面包等,增加健康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给身体一定的适应时间。
重申核心观点:生酮饮食对部分糖尿病患者确实有帮助,但必须根据自身情况谨慎实施,尤其是有胰岛素依赖或低血糖风险的人群,切不可擅自尝试。只有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合理规划饮食方案并做好血糖监测,才能安全地利用生酮饮食管理糖尿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治疗糖尿病的药有哪些

治疗糖尿病可通过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等方式进行。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和DPP-4抑制剂等。胰岛素注射适用于1型糖尿病或口服药物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 1、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肝脏葡萄糖生成和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来降低血糖。常见剂型为片剂,推荐剂量为每日500-2000mg,分2-3次服用。该药物安全性较高,但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 2、磺脲类药物:磺脲类药物通过刺激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代表药物包括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格列本脲常用剂量为每日1.25-15mg,分1-2次服用。这类药物可能导致低血糖,需注意监测血糖水平。 3、DPP-4抑制剂: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酶活性,增加内源性GLP-1水平,从而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常用药物包括西格列汀、维格列汀等。西格列汀推荐剂量为每日100mg,单次服用。这类药物安全性较好,低血糖风险较低。 4、胰岛素注射:胰岛素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必需治疗药物,也用于口服药物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胰岛素类型包括速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速效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通常在餐前注射,剂量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5、GLP-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激活GLP-1受体,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并延缓胃排空。常用药物包括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等。利拉鲁肽推荐剂量为每日0.6-1.8mg,皮下注射。这类药物有助于减轻体重,但可能引起恶心等不良反应。 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需注意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饮食方面,建议采用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结构,如选择全谷物、蔬菜和瘦肉等。运动方面,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病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