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血糖高会引起皮肤痒怎么办

|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血糖高会引起皮肤痒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血糖高引起的皮肤瘙痒可通过控制血糖、保持皮肤清洁、使用保湿剂、避免刺激和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血糖高通常由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饮食不当、缺乏运动和肥胖等因素引起。

1、控制血糖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皮肤微循环障碍和神经病变,进而诱发瘙痒。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或胰岛素注射液。同时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减少精制碳水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

2、保持皮肤清洁

高血糖环境易滋生细菌真菌,需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特别是皱褶部位。选择pH值中性的温和沐浴露,避免过度搓洗。洗后轻轻拍干水分,尤其注意趾间、腋下等易潮湿部位。合并真菌感染时可使用酮康唑洗剂。

3、使用保湿剂

糖尿病常伴皮肤干燥,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含尿素或乳酸的保湿霜,如10%尿素软膏。冬季增加使用频次,避免选用含酒精、香精的护肤品。严重干燥时可使用凡士林等封闭性保湿剂,但需避开感染区域。

4、避免刺激

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避免羊毛、化纤材质直接接触皮肤。控制洗澡水温在37-40℃,时间不超过10分钟。减少使用碱性肥皂,忌抓挠瘙痒部位。外出时做好防晒,居家保持湿度在40%-60%。

5、药物治疗

顽固性瘙痒可短期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合并湿疹时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继发感染需根据病原学选择莫匹罗星软膏或联苯苄唑乳膏。神经性瘙痒可尝试加巴喷丁胶囊,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糖尿病患者出现皮肤瘙痒需加强血糖监测,每日检查全身皮肤特别是足部。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情绪紧张。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B族和锌元素,适量饮水维持皮肤水合状态。瘙痒持续加重或出现皮损渗液时及时就诊,防止继发严重感染。建议每3-6个月进行皮肤专科检查,早期发现糖尿病相关皮肤病变。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口腔水泡疼怎么办?

口腔水泡疼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局部冷敷、使用药物、调整饮食、避免刺激等方式缓解。口腔水泡疼通常由烫伤、口腔溃疡、病毒感染、过敏反应、机械损伤等原因引起。

1、保持口腔清洁

使用生理盐水或温和的漱口水漱口,有助于减少口腔细菌,防止水泡感染。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以免刺激水泡加重疼痛。每日漱口3-4次,尤其在进食后及时清洁口腔。

2、局部冷敷

用干净的纱布包裹冰块轻轻敷在水泡处,每次5-10分钟,可缓解疼痛和肿胀。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局部炎症反应。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

3、使用药物

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口腔溃疡散、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药物。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能抑制细菌生长,口腔溃疡散可促进创面愈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有助于修复黏膜损伤。

4、调整饮食

选择温凉、柔软的食物如粥、蒸蛋、豆腐等,避免辛辣、酸性和过硬食物刺激水泡。多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有助于黏膜修复。避免过烫的饮食,防止加重水泡损伤。

5、避免刺激

不要用手或舌头触碰水泡,防止继发感染。戒烟戒酒,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化学刺激。避免食用坚果、薯片等坚硬食物,防止机械摩擦导致水泡破裂。

口腔水泡疼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有助于维持口腔湿润。若水泡持续3天未好转或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平时注意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预防口腔疾病发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