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输尿管下段结石多数情况下容易自行排出,实际排出概率受到结石大小、输尿管通畅度、患者饮水量及运动量等多种因素影响。
1、结石大小: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自然排出概率较高,超过8毫米的结石可能需医疗干预。多饮水有助于促进小结石排出。
2、输尿管状态:输尿管无狭窄或炎症时结石更易通过。存在先天性狭窄或术后粘连可能阻碍结石移动,需超声评估。
3、水分摄入: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可增加尿流冲刷作用。建议分次饮用,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加重肾脏负担。
4、运动辅助:适度跳跃运动配合体位变化能促进结石下移。但肾绞痛发作时应暂停运动并及时就医。
出现持续腰痛或血尿症状需泌尿外科就诊,必要时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日常保持低盐饮食并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
腰疼可能与肾结石有关,但还可能是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引起。
1、腰肌劳损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或过度劳累可能导致腰部肌肉慢性损伤,表现为酸痛或胀痛,可通过热敷和适度拉伸缓解。
2、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压迫神经根引发放射性疼痛,常伴下肢麻木,需避免负重并接受物理治疗。
3、泌尿系统感染细菌感染可能引起腰部隐痛伴尿频尿急,可能与饮水不足或卫生习惯有关,需抗生素治疗。
4、肾结石结石移动可能引发突发性剧痛并向会阴放射,与代谢异常或脱水有关,需药物排石或体外碎石。
建议出现持续腰痛时记录疼痛特点,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及时泌尿外科或骨科就诊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