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普通外科

小孩发烧抽搐症状

|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孩发烧抽搐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孩发烧抽搐症状通常表现为高热惊厥,可能与感染、电解质紊乱、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因素有关。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四肢强直或阵挛性抽动,持续数秒至数分钟。

1. 感染因素

病毒或细菌感染是引起发热抽搐的常见原因。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肺炎等疾病可能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退热。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部位。

2. 电解质失衡

发热期间大量出汗可能导致低钠血症、低钙血症。患儿可能出现抽搐伴呕吐、嗜睡等症状。家长需注意补充口服补液盐,避免脱水。血电解质检查可明确诊断,严重时需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3. 神经系统发育

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较弱。突发高热可能引起异常放电,导致单纯性热性惊厥。抽搐发作时应保持患儿侧卧位,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窒息。多数发作在5分钟内自行缓解,无须使用地西泮注射液。

4. 癫痫发作

部分患儿发热抽搐可能是癫痫的首发表现。若抽搐时间超过15分钟、24小时内反复发作或伴有神经系统异常体征,需进行脑电图检查排除癫痫。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或丙戊酸钠缓释片控制发作。

5. 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或病毒性脑膜炎可引起发热伴持续性抽搐。患儿多有颈部强直、喷射性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腰椎穿刺检查可明确诊断,需及时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治疗。家长发现异常应及时送医。

家长发现孩子发热抽搐时需保持冷静,记录抽搐持续时间及表现形式。发作结束后应及时就医查明病因,避免盲目使用抗惊厥药物。日常需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发热期间保证充足水分摄入,维持室内空气流通,体温升高时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有热性惊厥史的儿童再次发热时,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核磁共振检查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核磁共振检查前需要禁食、去除金属物品、告知医生病史和药物使用情况。准备工作包括穿着无金属衣物、保持放松心态、提前了解检查流程。核磁共振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强磁场和射频脉冲生成人体内部结构的详细图像。为了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检查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1. 禁食:部分核磁共振检查需要禁食,尤其是涉及腹部或盆腔的检查,通常要求检查前4-6小时不进食,以防止食物影响图像质量。2. 去除金属物品:核磁共振检查中强磁场会吸引金属物品,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因此需要去除所有金属饰品、手表、手机、钥匙等,穿着无金属的衣物。3. 告知医生病史和药物使用情况:检查前需详细告知医生既往病史、手术史、过敏史以及当前服用的药物,特别是含有金属成分的药物或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等,这些可能影响检查的安全性。4. 穿着无金属衣物:建议穿着医院提供的无金属衣物,或自备无金属扣、拉链的宽松衣物,以确保检查顺利进行。5. 保持放松心态:核磁共振检查过程中需要保持静止,噪音较大,建议提前了解检查流程,保持放松心态,必要时可佩戴耳塞或耳机以减少噪音干扰。6. 提前了解检查流程:检查前可向医生或技术人员了解检查的具体步骤、所需时间以及注意事项,以便更好地配合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检查顺利进行和结果准确的关键,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可以有效提高检查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