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血压160/100毫米汞柱属于2级高血压。高血压分级主要有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高血压。
1、分级标准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收缩压16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100毫米汞柱达到2级高血压标准。
2、诊断要点需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均达到此数值方可确诊,测量前应静坐休息5分钟。
3、伴随症状可能出现头痛、眩晕、心悸等症状,部分患者早期无明显不适。
4、治疗原则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常用降压药包括氨氯地平、缬沙坦、美托洛尔等。
建议低盐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定期监测血压并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高血压引起脚肿可能与心脏功能减退、肾脏损伤、药物副作用、静脉回流受阻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调整用药、控制血压、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缓解。
1. 心脏功能减退长期高血压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右心衰竭时体循环淤血会导致下肢水肿。需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或螺内酯减轻水肿,同时加强血压监测。
2. 肾脏损伤高血压肾病会造成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引发脚肿。可检查尿微量白蛋白,使用缬沙坦、氯沙坦等ARB类药物保护肾功能,限制每日盐分摄入。
3. 药物副作用部分降压药如钙拮抗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可能引起踝部水肿。若症状明显,医生可能调整为普利类或沙坦类药物,不建议自行停药。
4. 静脉回流受阻高血压合并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时,血液淤积在下肢静脉导致肿胀。穿戴医用弹力袜有助于改善循环,严重者需排查深静脉血栓。
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避免久站久坐,睡眠时抬高下肢。若脚肿持续加重或伴随呼吸困难、尿量减少,应立即就医评估心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