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外耳道炎疼痛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镇痛、抗感染治疗、物理缓解等方式改善。外耳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耳道损伤、耵聍栓塞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用双氧水轻柔冲洗耳道,清除分泌物和耵聍。避免使用棉签等工具深入耳道,防止加重损伤。
2、药物镇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洛索洛芬钠片等口服镇痛药。疼痛剧烈时可短期使用含利多卡因的滴耳液局部麻醉。
3、抗感染治疗细菌性感染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真菌性感染需用克霉唑滴耳液。严重感染需配合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或阿奇霉素片。
4、物理缓解疼痛时可尝试冷敷耳周区域,每次10-15分钟。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减轻耳道充血。避免患侧卧位压迫耳部。
治疗期间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淋浴进水。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若72小时内无缓解或出现发热、听力下降需及时复诊。
小女孩流鼻血可能与鼻腔干燥、外伤、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等原因有关,可通过局部压迫、冷敷、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 鼻腔干燥空气干燥或频繁挖鼻孔导致鼻黏膜脆弱破裂。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避免用力擤鼻。
2. 外伤磕碰或异物损伤鼻腔血管。立即用拇指食指捏住鼻翼压迫止血,配合前额冷敷。
3. 过敏性鼻炎炎症反应使鼻黏膜充血易出血。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4. 鼻中隔偏曲先天发育异常导致局部黏膜变薄出血。需耳鼻喉科检查确诊,严重者可能需鼻中隔矫正术。
家长需教会孩子低头前倾姿势止血,反复出血或出血量大时及时就医,日常饮食多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