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消化道出血多数情况下可以治愈,治疗效果主要与出血原因、出血量、基础疾病、治疗时机等因素有关。
1、出血原因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出血通过抑酸治疗大多可控制,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需紧急内镜止血。
2、出血量少量渗血通过药物保守治疗可好转,大量呕血伴休克需输血及手术干预。
3、基础疾病无严重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好,合并心肾功能不全者治疗难度增加。
4、治疗时机早期内镜检查明确病因并止血可提高治愈率,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出血加重。
恢复期应进食温凉流质饮食,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血常规观察贫血改善情况。
小儿感染诺如病毒出现呕吐和腹痛可通过补液防脱水、调整饮食、药物对症治疗、密切观察等方式处理。该症状通常由病毒侵袭胃肠黏膜、电解质紊乱、继发细菌感染、肠系膜淋巴结炎等原因引起。
1、补液防脱水频繁呕吐易导致脱水,建议家长少量多次喂口服补液盐,每次5-10毫升,间隔10分钟重复进行。若出现尿量减少或精神萎靡需及时就医。
2、调整饮食呕吐期间暂停固体食物,症状缓解后从米汤、稀粥开始逐步过渡。家长需避免给予高糖或乳制品,母乳喂养婴儿可继续哺乳但需减少单次喂养量。
3、药物对症治疗蒙脱石散可保护胃肠黏膜,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对乙酰氨基酚栓剂缓解腹痛。所有药物均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密切观察家长需记录呕吐次数、大便性状及体温变化,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或嗜睡等预警症状,应立即携带患儿就诊。
护理期间注意患儿手部及餐具消毒,呕吐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恢复期可适量补充锌制剂帮助肠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