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饮食
消化内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消化内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需根据出血阶段调整饮食,急性期需禁食,恢复期可逐步过渡至流质、半流质饮食。主要推荐低纤维、低刺激、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藕粉、蒸蛋等,避免粗糙、辛辣、过热食物。

活动性出血期间需完全禁食,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机体需求。此时进食可能加重黏膜损伤或诱发再次出血,需待出血停止后经医生评估再逐步恢复饮食。
出血停止24-48小时后可尝试温凉流食,如米汤、藕粉、过滤蔬菜汁等。每日分6-8次少量摄入,每次不超过200毫升,避免胃肠负担。需观察有无腹痛、呕血等不适。
病情稳定后可选择蒸蛋羹、嫩豆腐、山药糊等半流质食物。蛋白质选择鱼肉、鸡胸肉等低脂优质蛋白,烹调时须彻底软烂。仍须避免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

恢复后期可进食软米饭、龙须面、去皮南瓜等低纤维主食,搭配剁碎的瘦肉末。西蓝花、胡萝卜等蔬菜需煮至软烂。每日食盐控制在5克以内,禁用辣椒、咖喱等调味品。
贫血患者可适量增加猪肝、鸭血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乳糖不耐受者选择低乳糖奶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肠内营养粉补充能量。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恢复饮食后仍需长期保持温和膳食习惯,每日定时定量进餐,细嚼慢咽。避免饮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慎用阿司匹林等损伤胃黏膜药物。建议每3-6个月进行胃镜复查,出现黑便、乏力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日常可记录饮食日志帮助识别诱发食物,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减少煎炸烧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