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0次阅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通常可以进行搭桥手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血管病变严重的患者。
搭桥手术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有效治疗方式之一,通过移植血管绕过狭窄或堵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供血。手术适用于多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或介入治疗失败的患者。搭桥手术能显著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心肌梗死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手术前需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合并症及血管条件,确保手术安全性。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定期复查心脏功能。
部分患者可能因高龄、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全身情况较差而不适合搭桥手术。这类患者可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药物保守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抗心绞痛、降脂、降压等药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创伤较小,适合单支或双支血管病变患者。无论选择何种治疗方式,均需配合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及适度运动,以延缓疾病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术后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避免剧烈运动,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有氧活动。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及血糖指标,按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出现胸闷、气促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有助于疾病康复和预防复发。
心绞痛是否无法忍受需根据发作程度决定,多数患者表现为可耐受的胸痛,少数可能发展为剧烈疼痛。心绞痛通常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建议患者就医评估病情。
典型心绞痛发作时表现为胸部压迫感或闷痛,多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左肩、下颌或背部。疼痛程度多为轻度至中度,持续2-5分钟,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这类发作时患者通常能够保持相对平静,可通过调整体位、停止活动等方式应对。疼痛性质多为钝痛而非锐痛,日常活动受限但未达到无法忍受的程度。
当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发生血管痉挛时,可能出现静息性心绞痛或恶化型心绞痛。此时疼痛程度可达重度,伴随大汗淋漓、濒死感等自主神经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需警惕心肌梗死。这类情况确实可能难以忍受,患者常呈现强迫体位、面色苍白等表现。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反复发作,提示存在心肌持续缺血风险。
心绞痛患者应避免寒冷刺激、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建议记录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缓解方式,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冠状动脉CT等检查。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达标范围,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心肌供血。出现疼痛性质改变或持续时间延长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