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一只耳朵嗡嗡响怎么办

| 1人回答 | 25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一只耳朵嗡嗡响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一只耳朵嗡嗡响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心理疏导等方式改善。一只耳朵嗡嗡响通常由耵聍栓塞、噪声性耳聋、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听神经瘤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习惯

避免长时间处于嘈杂环境,减少使用耳机的时间,保持耳道清洁干燥。不要频繁掏耳朵,防止损伤耳道皮肤。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耳部血液循环。饮食上减少高盐高脂食物摄入,限制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量。

2、物理治疗

对于耵聍栓塞引起的耳鸣,可到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外耳道冲洗或耵聍取出。高压氧治疗适用于突发性耳聋早期患者,能够提高血氧含量,改善内耳微循环。部分患者可采用耳鸣习服疗法,通过声音掩蔽等方式帮助适应耳鸣症状。

3、药物治疗

突发性耳聋可遵医嘱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改善微循环,配合甲泼尼龙片减轻内耳水肿。梅尼埃病发作期可使用盐酸倍他司汀片调节内耳血管功能,必要时联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片控制内淋巴积水。神经性耳鸣可尝试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4、手术治疗

对于顽固性耳鸣伴严重听力下降者,可考虑人工耳蜗植入术。听神经瘤引起的耳鸣需通过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治疗。部分血管压迫引起的耳鸣可采用微血管减压术缓解症状。手术方案需经专业耳科医生评估后决定。

5、心理疏导

长期耳鸣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调整对耳鸣的错误认知。加入耳鸣患者互助小组,分享应对经验。练习正念冥想、渐进式肌肉放松等技巧,降低对耳鸣的敏感度。严重心理障碍者需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帮助。

出现单侧耳鸣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听力,避免接触强噪声。保持规律作息,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耳鸣症状加重或伴随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时需立即就诊。定期进行听力检查,监测听力变化情况。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长期服用不明成分药物,所有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重度中耳炎怎么治疗

重度中耳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鼓膜穿刺术、鼓室置管术、手术清除病灶、对症支持治疗等方式干预。重度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低下、急性炎症迁延、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是重度中耳炎的主要病因,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头孢呋辛酯片可覆盖常见致病菌如肺炎链球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适用于产酶菌株;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用于局部抗感染。治疗期间需监测耳道分泌物变化,若出现耳鸣加重或听力下降应及时复诊。

2、鼓膜穿刺术

对于鼓室积脓导致剧烈耳痛或发热的患者,需在无菌操作下穿刺引流。该操作可迅速降低中耳压力,缓解疼痛并获取脓液培养标本。术后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防止穿刺孔继发感染。穿刺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短暂眩晕,属正常生理反应。

3、鼓室置管术

反复发作或持续渗液者需考虑鼓膜置管,通过通气管平衡中耳压力。硅胶通气管通常留置6-12个月,期间避免游泳或潜水。置管后可能出现少量淡黄色分泌物,需定期耳内镜复查。该术式能有效改善儿童听力损失及语言发育延迟。

4、手术清除病灶

合并乳突炎或胆脂瘤时需行乳突根治术,清除病变骨质及黏膜。术前需完善颞骨CT评估范围,术后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手术可能暂时影响味觉功能,多数患者3个月内可自行恢复。慢性病例术后需长期随访防止复发。

5、对症支持治疗

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疼痛发热,配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改善咽鼓管功能。避免接触二手烟等刺激物,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以减少耳部充血。合并过敏体质者需联合氯雷他定糖浆控制鼻部症状,降低复发概率。

重度中耳炎患者应保持耳道清洁干燥,沐浴时使用防水耳塞。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C及锌元素,增强黏膜修复能力。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等气压变化大的活动,擤鼻时需单侧交替进行。出现耳流脓液、持续高热或面瘫等表现时须立即就医,防止颅内并发症发生。康复期可进行鼓膜按摩促进功能恢复,具体方法为食指按压耳屏后快速松开,每日重复进行数次。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