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什么方法来判断自己是否得了腱鞘炎?

| 1人回答 | 21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方法来判断自己是否得了腱鞘炎?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俊宏
王俊宏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腱鞘炎主要是一种慢性劳损性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病的部位出现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这种情况可以去医院的骨科进行就诊确诊。对于腱鞘炎的治疗,首先要停止某项频繁的活动。其次要注意休息,可以配合一些热敷理疗,局部封闭等方法延缓病情的发展甚至恢复。到了后期出现活动障碍的话,只能通过手术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踝部骨折多久可以走路锻炼了呢

踝部骨折后6-12周可以逐步恢复走路锻炼,具体时间需根据骨折类型、愈合情况及康复计划综合判断。

踝部骨折后能否走路锻炼与骨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无移位或轻微骨折经石膏固定后,6-8周可开始部分负重训练,初期需借助拐杖分散压力,每日行走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随着骨痂形成,8-10周可过渡到完全负重,此时可进行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并逐步增加步行距离至30分钟。若骨折涉及关节面或伴有韧带损伤,康复周期可能延长至10-12周,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踝关节活动度训练,包括跖屈背伸练习,避免过早负重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康复期间应定期复查X线,确认骨折线模糊或消失后方可增加运动强度。

踝部骨折恢复期间需保持高钙饮食,每日摄入300-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配合西蓝花、豆腐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促进骨愈合。避免跳跃、奔跑等剧烈运动,夜间睡眠时可抬高患肢减轻肿胀。若锻炼后出现持续疼痛或肿胀加剧,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评估。康复后期可加入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逐步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