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发烧时物理降温一般建议使用温毛巾,冷毛巾可能引起寒战或血管收缩,而热毛巾可能加重体温升高。具体选择需结合患者舒适度和体温变化调整。
温毛巾擦拭更适合多数发热情况。温水蒸发时能带走体表热量,同时避免冷刺激导致的血管收缩和寒战反应。擦拭部位应选择大血管流经区域如颈部、腋窝、腹股沟,每次擦拭3-5分钟,间隔30分钟重复进行。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配合退热药物使用,但需注意观察有无皮肤发紫、寒颤等异常反应。儿童使用时应由家长测试水温,保持水温在32-34摄氏度之间。
冷毛巾仅适用于特定情况。当患者自觉燥热难忍且无寒战症状时,可用25-28摄氏度的凉毛巾短时敷于额头,但禁止用于胸腹部。老年人或循环障碍患者慎用,可能诱发血压波动。冷敷时间不超过10分钟,需立即停止若出现皮肤苍白或寒战。冷敷后要擦干皮肤并覆盖薄被,避免二次受凉。
发热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穿着透气棉质衣物,每2小时测量体温。若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意识改变、抽搐等症状须及时就医。物理降温期间需补充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脱水。体温下降后仍要观察24小时,防止反复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