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心脏心动过缓是指静息状态下心率低于60次/分钟,可能由生理因素或病理性原因引起。
健康人群如运动员、长期运动者在静息状态下可能出现生理性心动过缓,属于正常现象,通常无不适症状。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也会导致心率暂时性下降。部分人群因遗传因素基础心率偏低,但血压和心脏供血功能正常,无须特殊处理。这类情况只需定期监测心率,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即可。
病理性心动过缓需警惕窦房结功能异常、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炎等疾病。窦房结功能减退常见于中老年人,可能伴随头晕、乏力;房室传导阻滞分为三度,二度以上可能引发晕厥;心肌炎后遗症可导致持续性心率下降。甲状腺功能减退、高钾血症等代谢性疾病也会抑制心脏电活动。急性下壁心肌缺血可能引发一过性心动过缓,需结合心电图判断。病理性情况需通过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严重者需安装起搏器。
日常应避免过度劳累和突然体位变化,监测是否出现黑蒙、晕厥等严重症状。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维持神经功能,限制高钾食物摄入。避免擅自服用减慢心率的药物,如病理性心动过缓伴随供血不足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药物或器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