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主要有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奶油制品等。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建议控制食用频率并搭配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1、动物内脏:猪肝、鸡心等动物内脏胆固醇含量极高,每100克猪肝含胆固醇超过300毫克,可能加重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2、肥肉:五花肉、牛腩等饱和脂肪酸占比高,过量食用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建议选择瘦肉部分。
3、油炸食品:炸鸡、薯条等经过高温油炸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同时吸附大量油脂,容易造成血脂异常。
4、奶油制品:黄油、芝士等乳脂制品含有大量饱和脂肪,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20克以内,可用橄榄油替代烹饪用油。
日常饮食可增加深海鱼类、坚果等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定期检测血脂水平,高血压或高血脂患者需严格限制此类食物。
尿酸偏高可能由高嘌呤饮食、酒精摄入过量、代谢异常、肾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限制饮酒、药物治疗、透析等方式干预。
1、高嘌呤饮食长期食用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会导致尿酸生成增多。建议减少红肉摄入,增加低脂乳制品和蔬菜水果。
2、酒精摄入过量酒精代谢会抑制尿酸排泄,啤酒尤其含较高嘌呤。需严格限制饮酒,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
3、代谢异常可能与嘌呤代谢酶缺陷或胰岛素抵抗有关,常伴关节肿痛。可遵医嘱使用别嘌醇、非布司他等抑制尿酸生成药物。
4、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会导致尿酸排泄障碍,多伴随水肿。需治疗原发病,严重时需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促进尿酸排泄,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痛风发作,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