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预后怎样

|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预后怎样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辉
李辉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预后差异较大,主要与诊断时机、血管阻塞程度、基础疾病控制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有关,轻症患者经及时治疗可完全恢复,重症可能出现肠坏死甚至死亡。

1、诊断时机

发病6小时内确诊并接受血运重建治疗者预后较好,超过12小时未干预者肠坏死概率显著增加。治疗需紧急行血管造影及介入取栓,必要时联合罂粟碱注射液改善侧支循环。

2、阻塞程度

分支血管局限性栓塞预后优于肠系膜上动脉主干闭塞。前者可采用尿激酶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后者多需血管旁路手术重建血流。

3、基础疾病

合并房颤或动脉粥样硬化者需长期服用华法林或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控制不佳者复发风险较高。同时需监测D-二聚体等血栓指标。

4、并发症

发生肠穿孔或感染性休克者死亡率超过一半,需紧急切除坏死肠段并联合美罗培南等广谱抗生素治疗,术后可能遗留短肠综合征等后遗症。

建议患者出院后定期复查血管超声,保持低脂饮食并严格遵医嘱抗凝治疗,出现腹痛加剧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孩子饭后经常肚子疼怎么回事

小孩子饭后经常肚子疼可能由饮食不当、食物过敏、胃肠功能紊乱、肠系膜淋巴结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抗过敏治疗、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

1、饮食不当

进食过快、暴饮暴食或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可能导致胃肠痉挛。建议家长控制孩子进食速度,选择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馒头,避免冰淇淋等冷饮。

2、食物过敏

牛奶、鸡蛋等常见过敏原可能引发腹痛伴皮疹。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

3、胃肠功能紊乱

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衡、精神紧张有关,表现为腹胀伴排便异常。可选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功能。

4、肠系膜淋巴结炎

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超声检查可见淋巴结肿大。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配合腹部热敷缓解疼痛。

持续腹痛或伴有发热呕吐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儿科或消化内科就诊,日常注意培养规律饮食习惯,避免饭后立即剧烈运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