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拔牙后牙洞出现腐臭味可能由食物残渣滞留、血凝块分解、干槽症或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冲洗清洁、抗菌处理、药物干预或就医治疗等方式改善。
1、食物残渣滞留拔牙窝易嵌塞食物残渣,腐败后产生异味。建议饭后用温盐水轻柔漱口,避免使用牙签等尖锐物掏挖。
2、血凝块分解正常血凝块自然分解时可能伴随轻微异味。无须特殊处理,保持口腔清洁即可,避免用力吮吸创口。
3、干槽症血凝块脱落导致骨面暴露,可能伴随剧烈疼痛和腐臭味。需就医进行牙槽窝清创,遵医嘱使用甲硝唑、克林霉素或洛索洛芬钠等药物。
4、细菌感染创口感染可能引发化脓性分泌物和臭味。需专业清创处理,可配合阿莫西林、头孢克肟或替硝唑等抗生素治疗。
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48小时后可开始轻柔清洁;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速创面愈合。
牙齿松动可通过牙周固定、基础治疗、药物辅助、手术修复等方式改善,通常由牙周炎、外伤、骨质疏松、咬合创伤等原因引起。
1、牙周固定轻度松动可采用纤维带或夹板固定,配合避免咀嚼硬物。牙周炎导致的松动需先进行龈上洁治。
2、基础治疗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配合牙线及冲牙器。牙周袋深度超过3毫米需接受龈下刮治。
3、药物辅助急性炎症期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西帕依固龈液。骨质疏松患者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4、手术修复重度松动伴骨吸收需进行牙龈翻瓣术或引导骨再生术。外伤导致牙根折断时需考虑拔牙后种植修复。
建议每日叩齿锻炼牙周膜,避免单侧咀嚼。出现明显松动或疼痛应及时就诊口腔外科或牙周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