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糖尿病肾病可通过血糖控制、血压管理、药物治疗、透析或肾移植等方式治疗。糖尿病肾病通常由长期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遗传易感性等原因引起。
1、血糖控制严格监测血糖并调整降糖方案,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等,配合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2、血压管理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常用降压药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
3、药物治疗针对蛋白尿可使用醛固酮拮抗剂如螺内酯,合并血脂异常需服用他汀类如阿托伐他汀,同时需纠正贫血及钙磷代谢紊乱。
4、肾脏替代终末期需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符合条件的患者可考虑肾移植,移植后仍需终身控制血糖及免疫抑制剂治疗。
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量,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并避免肾毒性药物。
糖尿病可能由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注射、代谢手术等方式治疗。
1、遗传因素家族遗传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尤其2型糖尿病具有明显家族聚集性。建议定期监测血糖,高风险人群需提前干预生活方式。
2、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高糖高脂饮食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调整饮食结构,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蔬菜比例有助于预防。
3、缺乏运动体力活动不足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改善糖代谢。
4、肥胖内脏脂肪堆积会引发慢性炎症和胰岛素抵抗。减重治疗包括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药物,严重肥胖可考虑胃旁路手术。
保持规律作息,限制精制糖摄入,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出现多饮多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