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脚骨折后长期卧床腰痛怎么办?

| 1人回答 | 29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脚骨折后长期卧床腰痛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徐海林
徐海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脚骨折后长期卧床腰痛可通过调整卧床姿势、局部热敷、遵医嘱用药、康复训练、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腰痛通常由肌肉萎缩、血液循环不畅、腰椎压力增大、神经压迫、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

1、调整卧床姿势

长期卧床可能导致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建议每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避免腰部持续受压。可使用软枕垫高膝关节或腰部,保持腰椎自然生理曲度。床垫选择中等硬度,过硬或过软均可能加重腰部负担。

2、局部热敷

采用40℃左右热毛巾敷于腰部15-20分钟,每日2-3次,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热敷时可配合轻柔按摩,但需避开骨折患肢。注意皮肤感觉异常者应控制温度,防止烫伤。

3、遵医嘱用药

若疼痛持续可咨询医生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适用于炎症性疼痛,塞来昔布胶囊可选择性抑制环氧化酶-2,盐酸乙哌立松片能缓解骨骼肌痉挛。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

4、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直腿抬高训练等床上活动,逐步增加腰背肌等长收缩练习。骨折稳定后可采用桥式运动激活核心肌群,每次保持5-10秒,10次为1组。训练强度以不引起剧烈疼痛为度。

5、物理治疗

骨折愈合期结束后可考虑低频脉冲电刺激、超声波治疗等物理疗法。低频电刺激能改善肌肉萎缩,超声波可促进软组织修复。治疗前需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避免对骨折部位直接施压。

卧床期间应保证每日摄入800-1000毫克钙质,可通过牛奶、豆腐、深绿色蔬菜等食物补充。定期进行上肢抗阻训练维持肌肉量,使用助行器后需逐步恢复站立平衡训练。若出现下肢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神经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腰椎间盘突出等并发症。康复过程中需定期复查X线评估骨折愈合进度,避免过早负重导致二次损伤。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左脚踝术后28天不小心猛踩地会不会有影响

左脚踝术后28天猛踩地可能造成影响,需结合术后恢复情况判断。若恢复良好且无疼痛肿胀,通常影响较小;若存在未完全愈合或炎症,可能加重损伤。

术后28天踝关节通常处于纤维愈合期,软组织修复尚未完全稳定。猛踩地产生的瞬间冲击力可能牵拉手术部位,导致局部微损伤或瘢痕组织撕裂。常见表现为踩地后立即出现刺痛、关节酸胀或原有肿胀加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下淤血。此时应立刻停止活动并冰敷,避免进一步负重行走。若疼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关节活动受限,需考虑韧带修复不全、内固定松动等可能性。

少数情况下,若术前存在骨质疏松或术中采用复杂复位方式,猛踩地可能导致内固定物移位或微小骨折。这类情况多伴随剧烈疼痛、关节畸形或异常骨擦音,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对于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的患者,因切口较小且软组织损伤轻,术后28天关节稳定性相对较好,但突然受力仍可能影响软骨修复进程。

建议术后8周内避免跑跳、下楼梯等爆发性负重动作,行走时使用拐杖分散压力。可进行踝泵训练促进血液循环,每日3次,每次10分钟。若出现持续疼痛或关节不稳,应及时复查X线或MRI评估愈合情况。康复期间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D,有助于骨痂形成和软组织修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