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老人摔倒后血压高伴随头晕恶心,可通过保持平卧位、监测生命体征、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该症状可能由脑供血不足、脑震荡、高血压急症、颈椎损伤、内耳平衡障碍等原因引起。
1、保持平卧位
立即协助老人平卧并抬高下肢,避免头部剧烈活动。摔倒后血压升高可能与应激反应有关,平卧位有助于减少直立性低血压风险。观察是否出现意识模糊或言语障碍,移除周围尖锐物品防止二次伤害。不建议立即扶起或搬动老人,避免加重潜在脊柱损伤。
2、监测生命体征
每15分钟测量血压、脉搏直至稳定,若收缩压持续超过180mmHg或出现脉搏不规则需警惕脑血管意外。同步检查四肢活动能力与皮肤温度,排除骨折或内出血。记录恶心呕吐频率及内容物性状,脱水可能加剧头晕症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强光刺激加重眩晕感。
3、调整饮食
清醒状态下可少量饮用淡盐水补充电解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心脏负荷。选择易消化的燕麦粥、蒸蛋等低钠食物,限制每日盐分摄入不超过3克。餐后保持半卧位30分钟,减少胃部不适。合并糖尿病者需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诱发头晕。
4、药物治疗
确诊高血压急症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快速降压,前庭功能障碍者可考虑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改善眩晕。恶心症状明显时按处方使用盐酸甲氧氯普胺片止吐,颅内压增高者需甘露醇注射液脱水治疗。所有药物须排除禁忌证后使用,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5、及时就医
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或单侧肢体无力需立即送医,CT检查可鉴别脑出血与脑梗。急诊科会排查硬膜下血肿等迟发性损伤,神经内科处理脑血管病变,骨科评估是否存在压缩性骨折。携带日常用药记录协助医生判断药物相互作用,住院期间需定期进行平衡功能训练。
日常应保持居室地面干燥无障碍物,穿防滑鞋袜预防再次跌倒。每周3次30分钟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改善平衡能力,使用沐浴椅降低洗澡风险。定期校准血压计准确性,晨起后1小时测量基础血压值。家属需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储备硝酸甘油片等应急药物,每半年陪同老人进行骨质疏松筛查与视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