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包括促进骨骼生长、调节物质代谢、增强蛋白质合成、参与免疫调节。
1、骨骼生长生长激素通过刺激肝脏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直接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加速儿童及青少年长骨纵向生长。
2、物质代谢生长激素可升高血糖水平,促进脂肪分解供能,同时抑制葡萄糖利用,这种代谢调节作用在空腹状态下尤为显著。
3、蛋白合成生长激素能增加氨基酸转运入细胞,促进肌肉等组织的蛋白质合成,减少蛋白质分解,有助于维持正氮平衡。
4、免疫调节生长激素可刺激胸腺发育,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这种作用在创伤修复期更为突出。
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营养有助于内源性生长激素正常分泌,儿童生长发育异常时应及时就医评估激素水平。
5岁儿童发热39.5℃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液护理、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高热通常由感染性因素、脱水、免疫反应、中暑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建议家长保持室温适宜,减少衣物覆盖,每30分钟监测体温变化。
2、药物退热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小儿退热栓等药物。家长需注意给药间隔时间,避免联合使用不同退热药。
3、补液护理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温开水或稀释果汁。家长需观察排尿情况,警惕脱水表现如口唇干燥、尿量减少。
4、就医评估持续高热超过24小时或伴随抽搐、皮疹、意识模糊时,需急诊排查肺炎、流感、川崎病等疾病。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查可辅助诊断。
发热期间建议清淡饮食,可适量食用小米粥、苹果泥、蒸蛋羹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剧烈活动,保持每日饮水量超过10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