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哮喘可通过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过敏原检测等方式诊断。哮喘通常由气道炎症、遗传因素、环境刺激、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
1、肺功能检查通过测量最大呼气流量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评估气道阻塞程度,典型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可遵医嘱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吸入剂、孟鲁司特钠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2、支气管激发试验采用乙酰甲胆碱或组胺诱发支气管收缩,阳性结果提示气道高反应性,可能与Th2型免疫反应失衡有关,常伴随胸闷、夜间憋醒等症状。
3、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数值升高提示嗜酸性粒细胞性气道炎症,需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鉴别,急性发作期可联合使用异丙托溴铵、茶碱缓释片、泼尼松等药物。
4、过敏原检测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IgE检测明确诱发因素,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暴露可能导致IgE介导的变态反应,建议同时进行环境控制干预。
确诊后需定期复查肺功能,避免接触冷空气及刺激性气体,发作时及时使用速效支气管扩张剂。
胸膜钙化多数情况下无须特殊治疗。胸膜钙化的处理方式主要取决于钙化程度、是否伴随症状、基础疾病控制情况以及影像学动态变化。
1. 无症状钙化单纯胸膜钙化若无呼吸困难等不适,通常为陈旧性病变,定期复查胸部CT即可,无须干预。
2. 基础疾病控制钙化若继发于结核性胸膜炎等感染,需确保原发病已治愈。活动期结核需规范抗结核治疗,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
3. 合并肺功能损害广泛钙化导致胸廓活动受限时,需肺功能评估。严重者可考虑胸膜剥脱术,但手术风险需个体化评估。
4. 恶性病变排查钙化合并胸腔积液或结节时,需通过胸腔镜活检排除间皮瘤等恶性肿瘤,恶性病变需手术联合放化疗。
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胸部影像,避免吸烟及接触粉尘,钙化区域突发疼痛需警惕胸膜炎症或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