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头孢过敏症状通常在用药后几分钟至1小时内出现,少数可能在数小时或数日后发生,实际时间受到过敏体质、药物种类、给药途径、既往过敏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速发型过敏部分患者可能在用药后数分钟内出现荨麻疹、喉头水肿等严重反应,需立即停药并就医,可遵医嘱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盐酸异丙嗪注射液。
2、迟发型过敏少数患者可能在用药后数小时至3天出现皮疹、发热等症状,可能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醋酸泼尼松片、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3、交叉过敏既往对青霉素过敏者可能对头孢类药物存在交叉过敏反应,表现为用药后1-2天出现皮肤瘙痒,需避免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替换为大环内酯类药物。
4、假性过敏部分症状可能由药物杂质或溶媒引起,表现为输液后即刻出现的面部潮红,需与真性过敏鉴别,必要时更换药品批次或调整输液速度。
用药期间应避免饮酒及含酒精食物,出现皮肤瘙痒或红斑时应立即停药并记录过敏药物名称,后续就医时主动告知医生过敏史。
血氧饱和度90属于偏低水平,正常成年人在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应维持在95以上,90可能提示轻度缺氧。
1、轻度缺氧常见于睡眠呼吸暂停、高原适应期或慢性肺部疾病稳定期,可通过吸氧或调整体位改善。
2、中度缺氧可能与哮喘急性发作、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相关,需监测伴随症状如呼吸急促、胸闷等。
3、严重缺氧见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栓塞等危急情况,常伴随意识改变、口唇紫绀等表现。
4、测量误差末梢循环不良、指甲油、设备故障可能导致假性低值,建议重复测量并检查设备。
建议持续监测血氧变化,若伴有呼吸困难或数值持续低于92应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并保持环境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