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7次阅读
急性黄疸肝炎一般需要2-6周恢复正常,实际恢复时间受到病情严重程度、肝功能基础、治疗及时性、并发症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病情程度轻度肝细胞损伤患者恢复较快,重度黄疸或凝血功能异常者需更长时间。治疗需静脉滴注甘草酸制剂、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护肝药物。
2、肝功能储备既往有慢性肝病者恢复期延长,需监测转氨酶及胆红素水平。可联用腺苷蛋氨酸、门冬氨酸钾镁等促进肝细胞修复。
3、治疗时机发病72小时内接受治疗者恢复更快,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病程迁延。早期需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等生物制剂。
4、并发症影响合并肝性脑病或腹水等并发症时恢复周期显著延长。需针对并发症使用乳果糖、利尿剂等对症药物。
恢复期应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劳累,定期复查肝功能直至指标完全正常。
慢性肝炎与肝硬化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肝脏病理改变、病程进展及功能损害程度,慢性肝炎是肝脏持续炎症反应,肝硬化则是晚期不可逆纤维化重构。
1、病理差异慢性肝炎以肝细胞炎症坏死为主,肝小叶结构尚完整;肝硬化出现广泛纤维隔形成和假小叶,正常结构被破坏。
2、病程阶段慢性肝炎属可逆性病变,通过干预可控制进展;肝硬化属于终末期病变,现有医疗手段仅能延缓并发症。
3、症状特征慢性肝炎多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肝硬化常合并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等门脉高压体征。
4、检查指标慢性肝炎可见转氨酶升高;肝硬化典型表现为白蛋白下降、凝血异常、影像学显示结节状改变。
建议慢性肝炎患者定期监测肝纤维化指标,避免饮酒等高危因素,肝硬化患者需重点预防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