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紫癜性肾炎的症状

|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问题描述:
紫癜性肾炎的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燕
王燕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紫癜性肾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浮肿和高血压,病情发展可能导致肾功能受损,需及时就医并采取治疗措施。以下将详细解释其主要症状及其可能的发展。
1、血尿和蛋白尿:紫癜性肾炎的核心表现
血尿和蛋白尿是紫癜性肾炎的典型症状,也是早期发现疾病的重要依据。血尿可以表现为肉眼血尿尿液呈红色或茶色或镜下血尿需显微镜检测发现红细胞增多。蛋白尿常伴有泡沫尿,尿液表面会出现明显泡沫且不易消散。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尿常规检查和其他相关的肾功能评估,明确疾病情况后制定治疗计划。
2、浮肿:肾功能受损的早期信号
浮肿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能力下降导致体液在体内滞留引起的常见症状。通常表现在眼睑、面部、下肢等部位的浮肿,早晨较为明显。如果浮肿长时间未缓解,可能提示病情已发展到较严重阶段,需警惕肾衰竭的风险。在生活中,浮肿患者需减少盐分摄入,避免加重肾脏负担,同时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如利尿剂如呋塞米、抑制蛋白尿的药物如ACEI类药物。
3、高血压:慢性病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部分紫癜性肾炎患者可能会伴有高血压,这是肾小球损伤和体内钠水潴留引起的结果。高血压不仅会进一步损伤肾脏,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患者需通过生活调控和药物治疗控制血压。例如,控制饮食中的钠摄入,保持低盐饮食;加强运动如快走和太极拳;必要时服用降压药物如ARB类药物缬沙坦。
4、晚期症状:尿毒症的可能性
紫癜性肾炎若得不到及时治疗或病情控制不力,可能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这时患者可能表现为乏力、无力、恶心、尿量减少等。尿毒症需要依靠透析或肾移植治疗,因此需警惕早期症状,避免病情发展到不可逆的阶段。
紫癜性肾炎症状复杂且多样化,但早期及定期监测尿液可以有效发现并控制疾病。建议如出现血尿、蛋白尿或不明原因浮肿,应尽快就医,通过科学治疗和生活调整减缓疾病进展。生病期间保持良好的作息、饮食调控和心理健康,也有助于改善整体预后。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偏低怎么回事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偏低可能由垂体功能减退、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激素替代治疗、病因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 1、垂体功能减退:垂体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主要器官,垂体功能减退会导致激素分泌不足。这种情况可能与垂体肿瘤、手术损伤、放射治疗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低血压、食欲减退等症状。治疗以激素替代为主,如氢化可的松片每日20-30mg,分次服用。 2、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抑制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导致其水平下降。这种情况常见于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疾病患者。治疗需逐步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同时监测激素水平,必要时补充氢化可的松。 3、感染:严重感染如败血症、结核等可能导致垂体功能暂时性抑制,引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偏低。这种情况通常伴有发热、寒战、乏力等症状。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如使用抗生素或抗结核药物,同时监测激素水平。 4、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可能影响垂体功能,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这种情况通常伴有皮疹、关节痛、口干等症状。治疗以免疫抑制剂为主,如泼尼松片每日5-10mg,分次服用。 5、肿瘤:垂体或下丘脑肿瘤可能压迫或破坏垂体组织,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这种情况通常伴有头痛、视力下降、多尿等症状。治疗以手术切除肿瘤为主,如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术后需长期激素替代治疗。 日常饮食中可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可改善身体机能,但需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激素水平,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改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偏低的情况。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