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失血性休克失血量分度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失血性休克失血量分度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福强
刘福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失血性休克根据失血量可分为轻度失血量15%以下、中度15%-30%、重度30%-40%以及极重度40%以上,每一分度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需要早期识别并采取适当措施以避免危及生命。
1、轻度失血性休克失血量15%以下
此阶段失血量较少,约占血容量的15%以下,患者可能轻微感到头晕、乏力或心率稍快,但血压和尿量通常正常。此时的休克主要是机体通过代偿机制如交感神经兴奋维持血供。建议此类患者适时补充液体,如口服含盐饮品或静脉补液,同时及时停止出血原因,如止血压迫或接受小伤口缝合等。
2、中度失血性休克失血量15%-30%
该分度失血量约在750-1500毫升之间,患者常心率显著加快>100次/分,出现轻微的低血压收缩压120次/分、皮肤湿冷苍白,尿量接近无或者明显减少。此时需迅速进行静脉扩容如大剂量晶体液或胶体液,必要时输注红细胞、血浆以尽快恢复容量,同时马上查明出血部位并采取手术或介入治疗。
4、极重度失血性休克失血量40%以上
当失血超过40%,即血容量损失约2000毫升以上,患者常表现为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心率加速但弱或濒死状态下减慢,血压极低甚至测不到。此时需要紧急处理,包括快速输液复苏如平衡液、浓缩血红蛋白、维持血液循环药物如多巴胺以及紧急止血手术开放性手术或介入治疗。
根据失血量和失血性休克的严重程度,合理选择治疗手段和干预措施非常关键。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严重后果。同时,注意预防事故和高风险意外,有助于避免潜在失血性休克的发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应激心肌病的能治好吗

应激心肌病可通过心理干预、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情绪应激、激素水平异常、冠状动脉痉挛等因素引起。 1、心理干预:应激心肌病与情绪应激密切相关,患者常因突发的心理压力或创伤事件诱发。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有助于缓解情绪压力,改善心脏功能。心理干预是治疗的核心措施之一,能够帮助患者从心理层面恢复平衡。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应激心肌病的重要辅助手段。常用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片25mg、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片5mg、以及抗焦虑药物如阿普唑仑片0.25mg。这些药物能够缓解心脏负荷,改善心肌功能,同时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 3、生活方式调整:生活方式调整是预防和治疗应激心肌病的关键。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饮食上建议低盐低脂,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4、运动康复: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运动能够增强心脏耐受力,同时缓解心理压力,促进整体健康。 5、定期随访:应激心肌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脏功能评估,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定期随访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病情复发或加重。 饮食上建议患者多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有助于保护心脏健康。运动方面,建议选择温和的有氧运动如瑜伽、太极,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放松心情。护理上,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通过综合治疗和长期管理,应激心肌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