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 大肠癌

大肠癌有无淋巴转移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大肠癌有无淋巴转移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陆海英
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近年来对于大肠粘膜的超微结构研究确认,大肠粘膜内没有淋巴管存在。大肠的粘膜内癌无淋巴结转移的可能。但如病变浸润到粘膜肌层以下,则有淋巴结转移的可能。其转移途径一般是先转移到沿边缘动脉与结肠平行的淋巴结,再沿供应病变肠段的肠系膜血管到血管蒂起始部的淋巴结,此种先沿肠管平行方向走行,再沿系膜血管,走向中枢的淋巴结转移途径,是结肠癌的特征。少数情况下也可不依次序,而呈跳跃式的转移,尤其引流区的淋巴结,有转移而阻塞后,也可发生逆行性转移入病灶的近侧或远侧淋巴结。有人统计在已有肠系膜淋巴结转移时,距结肠近侧或远侧七厘米处结肠属淋巴结尚有10%的转移率,但直肠癌则不然,其淋巴引流出直肠壁后立即沿直肠上血管走行,发生逆转性转移的现象非常少见。有人观察489例直肠标本仅1.7%有逆转移,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及转移程度比结肠癌严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大肠癌怎么检查出来的

大肠癌可通过肠镜检查、粪便潜血试验、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基因检测等方式发现。大肠癌可能与年龄、饮食、遗传、炎症性肠病、肠道息肉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体重下降、贫血等症状。 1、肠镜检查:肠镜是诊断大肠癌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病变,并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对于高危人群,建议50岁后每5-10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肠镜检查前需进行肠道准备,包括饮食控制和服用泻药。 2、粪便潜血试验:粪便潜血试验是一种无创筛查方法,可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肉眼不可见的血液。阳性结果提示可能存在消化道出血,需进一步检查。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粪便潜血试验。 3、影像学检查: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评估肿瘤大小、位置及是否有远处转移。CT结肠成像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可替代部分肠镜检查。对于已确诊患者,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分期和治疗方案制定。 4、肿瘤标志物检测: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可能提示大肠癌。肿瘤标志物检测可用于筛查、诊断和监测治疗效果。但肿瘤标志物特异性不高,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5、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可发现与大肠癌相关的遗传突变,如APC、KRAS、BRAF等基因突变。对于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基因检测还可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 日常饮食中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全谷物、蔬菜、水果等,减少红肉和加工肉制品摄入。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久坐。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肠道病变。对于高危人群,应加强筛查和随访,必要时进行预防性干预。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