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 肺炎

重症肺炎如何护理

|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问题描述:
重症肺炎如何护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朱振国
朱振国 鹤岗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重症肺炎可通过吸氧、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心理疏导、定期监测等方式护理。重症肺炎通常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常伴有呼吸困难、发热、咳嗽等症状。
1、吸氧护理:重症肺炎患者常出现低氧血症,需及时给予氧疗。可通过鼻导管、面罩或高流量氧疗设备提供氧气,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密切监测氧合情况,必要时调整氧流量或改用机械通气。
2、药物治疗:重症肺炎的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细菌性肺炎可使用头孢曲松1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阿奇霉素500mg口服每日一次;病毒性肺炎可选用奥司他韦75mg口服每日两次。同时,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500mg口服每6小时一次控制发热。
3、营养支持:重症肺炎患者常因呼吸困难导致进食困难,需提供高热量、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可选用营养均衡的肠内营养制剂如安素、能全力,每日提供2000-2500kcal热量。必要时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补充。
4、心理疏导:重症肺炎患者常伴有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需进行心理支持。医护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诉求,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家属参与护理,提供情感支持。
5、定期监测:重症肺炎患者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定期复查血常规、血气分析、胸片等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如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等。
重症肺炎患者护理期间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温湿度。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等呼吸功能锻炼,促进痰液排出。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步增加活动量,促进康复。定期复诊,评估肺功能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呼吸机肺炎是什么怎么预防

呼吸机肺炎可通过加强口腔护理、定期更换呼吸机管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等方式预防。呼吸机肺炎通常由口腔细菌误吸、呼吸机管路污染、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达标等原因引起。 1、口腔护理:口腔细菌是呼吸机肺炎的重要来源。每日使用氯己定漱口水进行口腔清洁,减少细菌定植,降低误吸风险。对于重症患者,可采用电动牙刷或口腔护理棉球进行深度清洁。 2、管路更换:呼吸机管路污染是肺炎发生的另一重要因素。建议每7天更换一次呼吸机管路,避免细菌在管路内滋生。更换时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管路连接处密封完好。 3、手卫生: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达标可能造成交叉感染。接触患者前后需用含酒精的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或使用流动水和抗菌皂洗手至少15秒。医院应定期开展手卫生培训,提高医护人员依从性。 4、体位管理:半卧位体位有助于减少误吸风险。将床头抬高30-45度,可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降低肺炎发生率。对于无法自主翻身的患者,需每2小时协助改变体位一次。 5、营养支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免疫力。可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维持患者营养平衡。营养师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 预防呼吸机肺炎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饮食上应保证充足营养,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类、豆制品等。运动方面,对于清醒患者可进行床上肢体活动,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护理方面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病房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降低细菌浓度。通过综合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呼吸机肺炎的发生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