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 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术后有哪些并发症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胆管结石术后有哪些并发症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叶奎
叶奎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胆管结石术有两种:一种是单纯的胆管切开胆道探查加取石,还有一种是胆管切开,胆道探查取石后行胆肠吻合术,术后的并发症也分为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如果是单纯的胆管切开取石,近期并发症一般是观察会不会有术后胆道的出血、胆汁漏或者是感染,到后期拔除T型引流管前,应行肝胆超声检查或胆道造影,明确是否有胆道残余结石;远期要定期地检查是不是会出现结石的复发,所以一定要定期检查,而胆肠吻合手术的患者,除了观察术后是否有胆道的出血、胆汁漏或者是感染,主要的问题是观察会不会有逆行的反流性胆管炎,远期并发症从对病人的生活质量或者饮食方面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影响,但是也要复查,注意胆管结石的复发,部分病人有胆管癌发生的可能,这可能与长期肠液反流到胆管内,造成慢性炎症有关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胆管结石怎么形成的

胆管结石的形成主要与遗传、环境因素、身体代谢异常以及胆道感染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了解胆管结石的病因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遗传因素 部分人可能因遗传基因的差异,更容易形成胆管结石。例如,家族中有胆石病史的人,其胆汁代谢异常或胆汁成分比例紊乱的风险较高。某些遗传相关疾病如血红蛋白病也可能诱发胆管结石的形成,这种情况下应及时体检,评估相关患病风险。 2、环境因素 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是胆管结石的重要外部诱因。高脂肪高糖分的饮食会增加胆汁内胆固醇浓度,导致胆固醇超饱和形成结石。久坐、运动不足则可能影响肠胃和胆道蠕动功能,使胆汁流动减缓,增加结石的形成风险。改善饮食结构、适当运动是降低胆管结石风险的重要手段。 3、生理因素 肥胖、妊娠、年龄增长等都会影响胆汁的分泌与代谢。例如,肥胖群体的胆固醇水平通常较高,妊娠期间的性激素改变会降低胆囊收缩功能,而老年人由于代谢能力减弱,更容易出现胆汁淤积,从而提高患病风险。需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进行健康管理,例如控制体重或定期检查胆囊功能。 4、胆道感染和其他疾病 慢性胆囊炎、胆管炎、肝硬化等疾病会改变胆道环境,易导致胆道狭窄或胆汁逆流,继而形成胆管结石。寄生虫感染如华支睾吸虫也可能刺激胆管形成结石。在这些病症的诱发下,引发胆管结石的可能性会显著增加,治疗原发疾病和预防寄生虫感染是关键。 5、外伤和手术因素 胆道手术、外伤或长期留置导管等也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胆汁流通受阻,从而形成胆管结石。在术后应密切监测胆道功能,以预防结石的发生。 为降低胆管结石的风险,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坚持运动,并定期进行体检以监测相关指标。如果已经确诊胆管结石,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药物溶石、激光碎石或手术取石等治疗方法,避免延误治疗或引发其他并发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